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零再婚夫妻 第306节 (第1/2页)
汪振东见她神色慌乱,以为出大事了,二话不说开着批菜的车送她去宁阳。 杜春分直奔省厅。 自然被门卫拦在外面。 杜春分是来找老杜的,门卫把她拦下来就立马打电话。 片刻,老杜的警卫开车过来载着她进去,“大姐,出什么事了?” “老杜呢?” 警卫:“在办公室,我送你过去。” 第137章 公费出国 杜春分和邵耀宗七二年底搬过来,到如今整整七年。 这七年杜春分没去过公安局,更没去过省厅。更别说招呼不打去找老杜。 老杜乍一听秘书说外面有个叫杜春分的女人找他,险些以为同名同姓。 意识到不可能这么巧,立马让警卫接人,然后吩咐秘书,等会儿不许任何人进来。 老杜看到杜春分就让她赶紧进屋,随手把门关上:“出什么事了?” 杜春分把信递过去。 老杜大概看完,笑了:“公派出国好事啊。我还以为甜儿在首都闯了祸,或者天塌了。” “看清楚了吗?是甜儿,不是安安!” 老杜:“甜儿有什么问题?” “她一个学经济的出去干嘛?”杜春分反问,“跟外国人学算账?” 老杜好笑,示意她坐下。 杜春分拉过身后的椅子坐到他对面。 老杜道:“小杜。我得说你,以后不能整天呆在厨房,围着你的灶台转。咱们国家不光会派一些搞科研的出去,还会派一些文艺工作者。比如小美那种学表演的,比如钢琴演奏家。如今上面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派甜儿比派安安出去还正常。” 杜春分不禁打量他:“是这样?” “我还敢骗你?” 老杜快退休了,退休后跟她住,确实不敢再糊弄她。 “可是也不对。甜儿说明年才去,信上却让我赶紧回信。这么着急也正常?” 老杜道:“据我所知美帝的大学好像八月份开学。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中间还有不到十个月啊。” 杜春分不懂。 老杜道:“学校确定下来名额就得上报,然后再来一遍政审,再办出国的材料,还有语言那一关等等,时间非常非常赶。这也是因为中间断了十多年。不然学生知道每年都有出国名额,一进大学就开始准备了。” 杜春分算算时间,这样说确实很赶,“可甜儿说她上学期不是他们系最优秀的。” 老杜:“十年革命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学生不一定选最优秀的。首先政审得过,其次出去能回来。大革命前咱们国家很困难那几年也会送学生出去。能回来一半就不错了。再说了,比甜儿优秀的人极有可能娶妻生子了。他想去他老婆孩子也不放心。” 杜春分懂了,“吓我一跳。” 老杜笑道:“因为你不懂,所以心慌。” “废话!我亲闺女。” 老杜顿时心虚的不行,“赶紧给甜儿回信。”说着话把信纸和笔递给她,“再把我办公室电话给她,回头有事给我打电话。再让她好好学英语。英语最重要的敢说,让平平抽空陪她多练练。” 杜春分一边点头一边把这些记下。写到最后附上老杜办公室电话号码,然后递给老杜。 老杜看看,在空白处补一句:“你怎么来的?” “老汪送我来的。”杜春分说着,猛地起身。 老杜吓一跳:“怎么了?” “我只顾找你,忘了,忘了老汪还在门口等我。” 老杜笑道:“回头跟他解释解释,他应该能理解。你去还是让我司机去寄?” “我去吧。”公派出国这事是真的,杜春分悬着的心落到实处,自然就不慌了,“对了,那房子是不是不能买了?一万块钱换成美元能换一千吗?” 老杜指着她收到的信:“公费出国什么意思?不光生活费,每年回来机票也有国家报销。再说了,甜儿身上有钱,回头再给她带一千块钱就行了。外面比咱们这儿乱,不能带太多钱。以后不够再给她寄。我的工资就够她用了。” 杜春分不禁看他:“外面比咱们这儿乱?不是比咱们这儿先进?” 老杜:“外面普通人家里都有几把枪。我和小邵不算普通吧?你有枪吗?” 杜春分没有。 以前老家有几杆猎枪,但后来都被收上去了。 杜春分不禁说:“看来外国也不是那么好。”顿了顿,看向他,想说又觉得没必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