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_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05节 (第3/3页)

置舞台,设计音效,比京剧组更熟咱们的剧本。”

    她看着冯老师,下决心要为陆一鸣争取一把:“老师,舞设组的陆一鸣也会演话剧的,当时他考进来的时候,就是跟我和潇潇一起演的初版《蜕变》,您应该还记得吧?”

    “记得是记得……”冯老师当然对陆一鸣有印象,这个青年也经常来他们这边旁观,见到她时也非常有礼貌,但一码归一码,她也觉得有点可惜,“可他说话不太流畅。”

    文海燕马上说:“可是老师,他现在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

    说着,她看向李潇潇,李潇潇秒懂:“冯老师,没关系的,像我们之前说好的那样,《半边天》之后,咱们接的是系列剧,以《半边天》里冯铁兰退役后的时间为故事背景,我们只要把其中一个角色改成略微有点结巴。”

    简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陆一鸣的状态来进行角色调整,系列剧除了固定的双女主之外,还有一些常驻角色。

    李潇潇又说:“角色本身有一些特点,观众才更容易记住这个角色。”

    文海燕忙不迭地点头附和,冯老师想了想,也点点头:“目前我们最大的难题就是演员人数不够,你们说的这个方法也可行,我回头跟其他剧组和舞设组那边商量一下,看他们同不同意。”

    李潇潇连忙又补充说:“老师,系列剧的角色都是可以调整的,如果是京剧或者芭蕾舞剧的同学来参演,我们也可以把角色改成芭蕾舞演员或者京剧演员。”

    来友情客串的基本不可能是其他剧组的骨干演员,其他演员的知名度当然是比不上骨干演员的,但如果来客串话剧,话剧的角色融合芭蕾或者京剧的元素,角色也会更有特点,而出演该角色的演员也更容易提升知名度,这一点对他们来说也是吸引力。

    冯老师也想到了这点,指了指李潇潇,忍不住笑着说:“你啊你,主意是真的多。”

    李潇潇一脸谦虚:“都是为了大家能一起发光发亮,打响咱们光州文工团的名号。”

    其实主要是现代社畜很多都是一个顶俩人用,这年代的工作节奏,比起现代,实在是友好太多了。

    李潇潇和文海燕提出的演员客串建议,除了要和各剧组协商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获得肖星团长的同意。

    因为话剧组演员极度短缺,所以冯老师在隔天的教师会议上,就提出了客串演出邀请。

    今年全国话剧交流会议的学习内容,肖团长也已经知道了,也朝团内其他老师说了一下。

    随后他小结了一下:“这意味着,很快,全国各地都会用咱们光州文工团的话剧剧本,每一次演出之前,都会带上咱们文工团的名字。”

    这件事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光州文工团作为一个市级文艺单位,即将被全国百姓熟知!

    而这一切,都是话剧组的功劳。

    所谓水涨船高,只要带着光州市文工团几个字,京剧组也好,芭蕾舞剧组也好,所有人都会被附上一层光环。

    而现在,话剧组需要帮忙,其他剧组既然沾了光,也理应互相帮助,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于是,冯老师这请求一提出来,其他老师都一口答应了,肖星团长也批准了。

    消息一放出来,其他剧组的演员有许多都非常感兴趣,甚至有人开玩笑地问能不能转组,吓得冯老师连夜朝其他老师澄清,自己绝对没有挖墙脚的意思。

    李潇潇最终将系列剧直接命名为《半边天后传》,简单又直白地告诉观众,这个系列就是跟《半边天》有关系的。

    她一共写了十个剧本,全都交给了冯老师。

    冯老师看着办公桌上八个厚厚的笔记本,不由得朝她感叹:“潇潇,说实话,你这一走,我都怕咱们团就止步于此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写出剧本的,而且除了剧本之外,这小姑娘会的东西太多了,宣传、音效、演员指导等等。

    冯老师从演员到老师,这么多年了,也只见到过一个李潇潇。

    李潇潇笑了笑:“我原本想着要再多写两个剧本的,毕竟现在离征兵还有点时间。但是我后来一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写得再多,大家总有演完的一天,到时候没有新剧本,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想……”李潇潇认真地说,“在剩下的时间里,大家除了排练之外,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创作的常规思路和技巧。

    当然,也包括整个剧上映前后的一些准备工作,怎么样才能让一个剧让更多的人知道。”

    七十年代是文工团的发展巅峰,但随着时间往前走,文工团也终将没落,新式的剧团会崛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