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27节 (第3/3页)
李潇潇朝穆添志喊了一声:“报告团长!” 穆添志平时跟下属们谈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规矩,见这小姑娘一脸正经地喊着报告,咳了一声:“你说。” “二十分钟也能演。”李潇潇一脸认真地说,“虽然时间紧迫,但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的。这次行动军民联动,人数众多,是少有的大行动,如果我们能在这次演出正式版本,就是让这个剧打一个开门红。” 穆添志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郑师长的初衷可不也是这样? 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他这下属叶君婷对两个剧本都不满意,还想修改,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他才说先拿其中一个版本,等过了这次之后,再慢慢修改。 不过,这小姑娘既然敢这么说……穆添志问:“那你是有想法了?” 叶君婷也一脸期待地看着李潇潇,心想,自己把这孩子叫过来,果然是对的! 李潇潇点点头,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话剧不是喊口号,而是将生活写进剧本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才能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让他们接受话剧里的核心思想。” “即使我们三申五令,强调逃港失败会受到什么惩罚,但每年江里海里浮着那么多人淹死,活生生的例子,依然阻止不了他们,更何况只是话剧里的台词喊着惩罚内容呢?” “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李潇潇想到逃港大军的悲哀,眼神带了点怜悯,语气却十分坚定,“只要是人就会有心,人心rou做,对父母家人妻子的感情是砍不断的。” 她前世里也曾经在tvb里看到过这些人的采访,采访的年代,早就远离了七十年代,步入了新世纪,她能从那些人的话语中,听到了他们对家人的挂念,只可惜分隔多年,很多人都已经找不着了。 所以,如果想要用话剧改善逃港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我们要突出亲情的牵绊,让亲情的纽带将逃港的人带回来。”李潇潇说,“感情不是单方面的,逃港的人离开家乡,即使家人忍痛支持,但心里还是会担心和牵挂的,内心深处也依然会希望一家人整整齐齐,不想家庭破碎。” 李潇潇顿了顿,说:“当然,除了亲情之外,还可以酌情加上军民一家亲的元素。” 亲情小故事就很简单了,这对于李潇潇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她朝两人现场就编了一个: 一对穷苦兄妹,从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家里清苦,哥哥为了meimei能吃饱饭,拼命赚工分,但两人还是经常吃不饱。 于是特务就利用哥哥,跟他说只要帮点小忙,就能给他一大笔钱,而他办完事,还能把钱留给meimei,他再去香岛赚钱。 这样一来,虽然兄妹俩两地相隔,但起码都能吃饱穿暖。 而在整个剧里面,当然重点就是兄妹间的亲情,着重表现在亲情怎么战胜金钱的诱惑,最终使哥哥放弃去香岛的想法。 穆团长和叶老师听完之后,眼神都是一亮:这可比之前两个版本都更温馨,听着就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而不是像第一版本那样,看着都有点毛骨悚然。 整个故事角色并没有很多,这也是考虑到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次排练,但是可以调出话剧组最拔尖的几个演员,台词和角色塑造都能很快上手。 但穆团长还有一个最担忧的事情:“那写出来需要多久” “下午您开会前,我就可以先写出一个简纲,列出重点……”李潇潇说,“完整的剧本,明天早上出cao前我能写好。” “好,好……”穆团长连声称赞,一脸感叹地朝叶老师说,“难怪你之前这么坚持要等她来,太值得了。” 叶老师也笑着说:“潇潇,那等团长他们开完会之后,看看领导们有没有其他建议,你再动笔,明天之内写完都行。” 李潇潇爽快地应下了。 她以为这个剧本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于是安心地参加了下午的话剧组迎新会,等到散场后,却迎来了穆团长表示要稍作修改的通知。 “稍作修改”李潇潇一脸疑惑地说,“改哪里” 穆团长说:“兄妹改成姐弟。” 李潇潇: 她觉得一头雾水,这有什么区别吗? 但在军中,服从就是了,这改动也不是什么涉及到原则性的东西,改了也不影响原来的核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