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53节 (第1/3页)
陈小军一听,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沙家浜》看来是真的比唱歌难多了!他好奇地问刘翠花:“妈,这到底是啥” 刘翠花瞪了他一眼:“你管那么多做什么!好好练你的游泳去,等你哪天去香岛了,想看什么看什么,这点破台子戏根本没得比!” 陈小军被骂了一顿,缩了缩脖子,不敢再问了,只得老实扒饭。 刘翠花仍是不放心,又说:“陈小军,咱家可就靠你去香岛赚钱了,你老娘我辛苦把你拉扯大,赚了钱寄回来,咱家才有好日子过。” 这些话,陈小军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当下也没什么感觉,只忙不迭地点着头,为的是让他娘赶紧揭过这话题。 刘翠花这才满意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刘翠花母女早饭后去上工,跟熟人一边干活一边聊,这才发现,其他人家里的小子,也都朝他们问到了《沙家浜》。 与此同时,距离演出还有一天半的时间,《沙家浜》的演员们和舞设组也来到了蛇口公社,开始实地排练。 这是县文工团重组后的首演,副团长凌国栋自然也很重视,跟着演员们一起过来了,和舞设组的组长一起指导舞台搭建。 蛇口公社已经很久没上演过京剧了,连从前的演出地都长满长草,旧舞台也都腐朽了,根本用不了。 李潇潇朝重锋申请人手帮忙,重锋调了十来名军人,跟舞设组的组员们一起除草搭舞台,所有人都忙得大汗淋漓。 演员们在舞台附近排练,等到舞台搭建好后,又转移到舞台上。 舞台边上的扩音喇叭还没通电,但京剧演员原本就不是纯靠嗓子发音,也是利用共鸣腔,因此声音非常洪亮,即使在远处,也能隐隐听到。 李潇潇在来之前,又去跑了一趟钟思华家,但对方人却不在家里,随后她又跑去派出所,这才得知他这几天都跟人调班了,天天出海。 她抹了一把汗,把头发全都扎起来,朝方浩明问:“团长他们最近不是都严防死守根本没人有逃渡的机会吧,钟老干嘛老出海,又没东西可捞。” 方浩明随口说:“不想见客呗。” 李潇潇头都大了,热得烦躁,这天气让她无比怀念吊带热裤。 第二天下午,到了演出前一个多小时,所有准备工作就绪,舞台上已经架好乐器,台下也都清好场,原来半人高的长草都被除掉,腾出一大片空地,能直接坐在地上。 演员们已经换好戏服,画好妆,从后台往前一看,舞台下还是空空如也,一个人都没有。 身为演员,是很怕没有观众的,但好在李潇潇之前就已经跟凌国栋等人提前打过招呼了,要跟团员们做好思想工作,哪怕没有观众,也要从头演到尾。 李潇潇看着淡定,其实心里也忐忑。 她是文艺行动的负责人,所有人都看着她,她不能露怯。 “潇潇。” 李潇潇转过头,看到了重锋,脑子里紧绷着的一根弦松了松,笑着说:“团长,你来了。” 重锋身后还跟着一小队战士,都是应李潇潇请求而来的。 五点十五分,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了,走进了观众席的边上,四处看了看,特意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躲起来,往舞台那边张望。 舞台边有一颗大树,李潇潇在重锋的帮助下爬了上去,两人坐在树杈上,李潇潇拿着重锋的望远镜,一边往场外看,一边兴奋地朝重锋说:“团长,我又看到有人来了!” 重锋见她这么高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应了一声:“嗯,待会儿还会有更多的人来的。” 在场外,陈国海拿衣服挡着头,只露出一双眼睛,猫着腰飞快地往观众席中跑。 与此同时,陈小军也跟他一样,提前从河涌里出来了,也不管身上还湿淋淋,拖着一路水迹往表演地边跑。 两个人从小玩到大,想法都是差不多的,都想着今晚没什么人来,离舞台近点,其他人应该就算在外面路过,也看不到坐在观众席前的自己。 于是两个人就在舞台前相遇了。 陈国海:“……” 陈小军:“……” “你不是说不来吗?” “你不也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注:打了的对白是《红灯记》的台词或歌词。 第89章 展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