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73节 (第3/3页)
乎都差点忘了,这姑娘不过十几岁,可他跟她讨论事情的时候,完全没有因为年龄差距而产生的沟通问题,他说的事情,她也全部都能跟上。 “对……”钟思华笑着说,“所以你刚才做的很对,抓着机会让那些孩子参与进来,以后一旦要组建文艺队,他们也一定是最支持的那拨人。” 不止是因为这样,还因为那些少年们是村里的希望,他们曾被家人寄希望于逃到对面香岛,而现在有潜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好苗子。 李潇潇点点头,郑重地说:“如果在组建的过程中有需要我们出力的,请您尽管吩咐,我们都会全力配合的。” 有李潇潇这句话,钟思华就放心很多了。 因为从前老文工团不务正业,总是向村民们唱歌,所以村民们现在对大合唱都非常排斥,而除了大合唱之外,其他剧种中,只有话剧最适合村民们上手。 这次光州军区派过来的文艺兵都是话剧演员,如果有他们的协助指导,组建速度就能快上不少。 “多谢……”钟思华非常高兴,又说,“我回头会跟团里商量一下的,出一个具体的安排,等定下来之后,我再跟你说。” 两人又简单地讨论了一下,确定了一些基本方向,然后李潇潇就又回到排练当中。 除了演员们的排练之外,其他准备工作而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之前文工团的第一场演出,因为当时村民们对文工团还很排斥,所以李潇潇没法号召百姓们准备凳子,但这回不一样了。 尽管演出决定非常匆忙,但中午各公社大喇叭一响,队长们都通知村里的百姓,明天到演出场时,要跟随村里的组织一起走,防止出现混乱。 万事俱备,只等待明天的到来,不管是演员们还是观众们,都无比期待。 第二天一早,文艺兵们没有跟随其他战士出cao,起床后直接洗漱用餐,然后换戏服化妆。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其他战士们也都已经回来了,只要是今天没有安排轮值的,都可以一起去演出场观看表演。 今天李潇潇等人需要走三个表演场,第一场是在八点半,众人提前出发,七点半就已经到达场地。 然而,比他们更早的,是各公社的村民们。 离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场地里竟然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 许多村民提前过来占位置,手上还拿着早饭,一边吃,一边跟身边的人说说笑笑,就等着话剧开场了。 村民们看见文艺兵们,纷纷朝他们打着招呼。 文艺兵们也都热情回应,跟村民们拉了几句家常。于是文艺兵们很快就知道,村民们本就习惯了早起,虽然村队长说了上午不用出工,但他们醒着也是醒着,就跟平时一样起来了,吃完早饭就先过来了。 演员们抓紧时间到舞台后面调整,县文工团的舞设组也都过来了,要进行设备的最后调试。 演出前要静坐酝酿情绪,舞台背后也是草地,李潇潇盘腿坐在地上,下意识地摸着手腕想看看时间,却摸了个空。 李潇潇叹了口气,她老是忘记手表已经被扔到海里了。她心里有点郁闷:那可是团长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这都还没戴多久呢! 她拍了拍脸,调动自己的情绪,压下心中的不高兴。 “秀娟师姐……”李潇潇轻轻地拉了拉旁边卢秀娟的衣袖,“现在几点了呀?” 卢秀娟看了看手表:“八点了,还有半个钟。” 李潇潇点了点头,两人又不再说话,继续静坐。她想了想,又悄悄地站起来,从舞台后偷偷探出一双眼睛,朝观演地那边看过去。 乌压压的观众中,重锋和县干部们都坐在了第一排。与其他村民们一样,他们也都是坐在地上。 露天场地不像城市里的大剧院,大家都坐得十分随意,于是重团长那标准的军人坐姿就格外显眼。 重锋脸色并不冷,但很淡,干部们平日里有事都是找李潇潇,跟这位重团长的交集并不算多。 然而,大家坐都坐在一起了,干部们没话找话聊了几句,见他似乎也不怎么想说话,于是识趣地不打扰他了。 重锋确实不太喜欢这种场合,以前在军区的时候,区里组织看文艺表演,他能不去就不去,要是不得不去,那他就坐在位置上,看着布景板想事情。 但今天他是带着期待的心情坐在这里的,他也知道李潇潇有演出前看舞台的习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