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93节 (第3/3页)
自己知道前面不是绝路,正是柳暗花明,他自己有信心了,自然能想办法说服家里人。 有了前两个军区的经验,在协助泉城军区编写剧本上,李潇潇已经熟门熟路了,很快就协助唐云笙老师写出了泉城军区的专属剧本。 演员们经过一番排练后,文工团内部安排了试演,正式上台时加入了梁丹的人声配音和主题曲,效果非常好。 文工团那边报告陆军首长,区内统一安排了观看,首长看过后也十分满意,让文工团着手安排在百姓中推广。 兵贵神速,从与鲁省大剧院协商借用场地,到各项宣传工作等等,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泉城的百姓看到海报后,也十分期待,泉城都在热议,等着话剧的上演。 这是泉城军区第一个自己编写的剧本,而且事关军区今年的工作方向,不止文工团,整个军区都非常重视这第一场演出,务求打响第一炮。 之前京市和沈城的新话剧上演,李潇潇也都有去看,而且对于她来说,新剧上演的场合,她已经经历过不少了,但到了上演的那天,她也一起紧张。 因为,跟前两个军区不一样,这次的配音演员要走到台前了。 第127章 故人来 李潇潇随着话剧组演员们来到大剧院,以观众的身份坐在观众席上。 这时离开场还有一个小时,话剧组都还在化妆间,其他观众也才开始陆续进场。 “这票可真难弄,费了我好大的功夫!” “谁说不是呢,咱单位就那么几十条票,大家都想抢。这可是部队文工团的演员哪,平时哪儿能那么容易看得着” “嘿,你哥肯定能看得着咯,知青下乡,部队野训都往乡下走,文艺兵也都跟着去呢!” “那能比吗?乡下哪有大剧院,他们那儿顶多也就唱唱歌,演个小片段。对了,这新话剧好像还唱歌来着,我看海报上写着呢!” …… 观众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李潇潇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重锋就坐在她隔壁,见她脸色有点紧张,不由地笑了笑,说:“我还是第一次在剧院里见到你紧张的样子。” 李潇潇回过神,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有点,这次加了新东西进去,跟前面两个军区都不同,不知道观众会不会喜欢。” 她难得在话剧上说这种不确定的话,重锋知道她并不是真的不确定,只是担心会出岔子。 李潇潇和重锋一起到各区交流,重锋是要同时了解文工那边的情况的,所以她给文工团提出加入主题曲的时候,他很快也知道了。 原本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当他和唐云笙老师交谈时,从对方口中得知,梁丹表示参加话剧工作,能让她比写心得更有感触。 唐云笙同时也向梁丹了解了一下配音工作,明白了梁丹的话,相当于是极大地肯定了新话剧的作用,于是在当天的记录中,非常详细地提到了这点。 重锋知道配音演员的处境。也正是因为他清楚,所以去年在长城上,当他看到孙哲绎竟然敢朝李潇潇发出邀请时,他才起了想对这些人出手的心思。 他和她有过约定,哪怕她再喜欢配音,但只要还不到时候,她就不碰。 现在当然也不是合适的时候,但这不是外国影片的配音,而且在话剧中做的这些安排,完全合情合理,得到了泉城军区的肯定,既能拉配音演员一把,又能完成任务,可以说得上是一箭双雕。 比起去年在长城上冒冒失失地答应孙哲绎,此时的少女已经稳重了很多,重锋觉得很欣慰,也替她感到高兴。 “会喜欢的。”重锋朝李潇潇说,“不用担心。” 李潇潇笑了笑:“嗯。” 她确实不怎么担心演出,军区的演员们都身经百战了,她只是有点担心梁丹。 配音演员大多时候都处在幕后,不需要和观众直接接触,所以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很多配音演员在面对镜头时,多少都有点紧张。 之前在军区时,验收演出都是分场的,每场的观众人数都不是很多,梁丹一开始也有点紧张,但场次多了之后,她也慢慢习惯了。 今天的大剧院是鲁省文工团的场地,最多可容纳将近一千人,票都被抢空了,这意味着开场时就会坐满人,台上的人看到这么多观众,很容易就有心理压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