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28节 (第1/3页)
他很少向她提要求,即使提,也是为了她好,而不是让她为难…… 可火车单程就要将近两天的时间,十三号再走的话,是怎么都不可能十四号到达沪市的。 “啊,可是”李潇潇一脸为难地说,“陆导让我十四号回到译制厂。” “来得及的。”重锋也知道她在顾虑什么,“坐飞机半天就能到,我已经给你订好机票了。” 惊喜来得如此突然,要不是重锋还在开着车,李潇潇就想抱着他用力亲一口…… 明明她自己当初就想过坐飞机来回,好缩短时间。但这次她出来是公差,单位给订的票,加上她现在还是军人,坐飞机不会有问题吧? 李潇潇有点不太确定地问:“这样可以吗?会不会不太合适。” “不会……”重锋说,“我已经处理好了,你放心坐。” 就这样,李潇潇又在京市多留了两天。 在京市多逗留的两天时间,就像是凭空赚到的一样,等到李潇潇真正要回沪市时,也没那么伤感了。 坐飞机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回到沪市,甚至不用像坐火车那样累,不需要太多时间来消除疲劳,调整恢复状态。 这次的译制片是轮到陆星辉负责,片子是岛国的《山打根8号》,这也是李潇潇匆匆忙忙赶回来的原因…… 按照原来的发展,这部片子将在明年公映。这是自十年凛冬结束后,在电影院第一部公映的外国电影,到时候这电影会掀起一阵热潮…… 因为里面含有大胆的镜头,许多青年甚至为了那几秒钟的镜头,特地到影院二刷三刷,而电影票难得,黄牛将它炒到两块钱的天价,也依然有人买账。 译制片在进行的同时,广播剧的工作也没有停下,陆星辉和李潇潇都忙得脚不沾地。 1978年1月中旬,高考成绩出来了,李潇潇毫无意外地拿了全满分,震惊全国,教育部那边甚至要求将她的卷子调出来查看,复查后确认无误。 一时间,就连教育部那边都想跟话剧界、配音界抢人了——十点凛冬摧残了教育界,现在一切百废待兴,话剧早就起来了,配音界现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把李潇潇借过来为教育界发光发亮,那将对国家有大大的好处! 然而,这个建议还没发出,周冬阳就已经亲自拦下了,并且朝教育部的工友喊话:“别打咱们文化部的人的主意。” 于是两个重要部门就“论如何将李潇潇同志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而展开讨论。而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潇潇是不清楚的。 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更加严肃而紧急的事情。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孙哲绎就将她叫到了办公室,先是恭喜她考上了,然后开门见山地说:“潇潇,我想你应该是记得很清楚的了,就是上面下过命令,只要考上大学,就能在单位职级上有所提升。” 李潇潇当然记得,否则她也不会这么张扬,连控分都不控了,因为她就是冲着最高跨度提升而来的…… 分数越高,她就能被提拔得越高。 难道现在就要跟她定职位了吗? 李潇潇心里很兴奋,但仍是努力压住,好让自己看起来不要太得意。 尽管如此,她的声音里还是难掩一丝兴奋:“记得的,老师。” 孙哲绎点点头,笑着说:“记得就好,不过——” 他话锋一转,说:“制片厂的编制是有限,借调人员不算在编制内,目前你还是属于光州部队文工团。” “职级提升的前提,当然是被提升的人本身就是在编制内的。” “所以……”孙哲绎总结说,“潇潇,如果你想要在制片厂拿一个高职级,那你就要成为制片厂真正的成员……” 这意味着,李潇潇需要退出光州市文工团,从一名军人退伍成普通老百姓,然后再进入沪市美术电影制片厂。 第163章 退伍去 三年前,孙哲绎第一次找到李潇潇的时候,告诉她,自己是在跟老同学朱新华叙旧的时候,听朱新华提起过她,进而了解到她有配音的天赋。 但实际上,那只是因为李潇潇那会儿在朱新华负责的分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