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4页 (第1/2页)
至于那个诬告宝玉的老汉,宝璁原还想仔细查一查这人,却不妨次日就被告知,那老汉因气愤喝醉酒,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 这下,宝璁更觉这个老汉有问题了。但查来查去,也只能知道,这人刚来京城三个月,是个混迹在小街小巷收人保护费的诬赖,听说确实有个女儿,但谁也没有见过。 至于老汉的住处......是在京郊的一座破屋之中,家徒四壁,没什么好查的。 事情到此,似乎已经告一段落,宝璁只在家里,费劲脑汁地写检讨书,抓耳挠腮的,瞧得林黛玉取笑了他好几回,道:“平常见你稳重,办差写文章都利落,没想到写一检讨,竟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宝璁直苦笑,道:“写检讨倒不难,难的是要圣上满意。”说实话,他觉得只要昭帝心情不好,他交什么样的检讨上去,昭帝都不会满意的。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朝廷的天气,就是帝王的心情。他能拿一个人的心情怎么办? 难不成和哄媳妇哄母亲一样哄哄? 哄不哄的都不重要,反正宝璁在检讨书中将昭帝的政绩和为人大夸特夸一顿交上去,昭帝收了之后也没啥反应。 反正没有再骂他一顿,于是宝璁心安理得地安分上差起来。 诧异的是,兵部尚书再一次约饭来了。 宝璁原以为又是兵部一堆人的聚会,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一次,只有他们单独两人。 他心里顿时毛毛起来,直觉得会被昭帝的眼线认为是结党营私。 但人去都去了,他在上官面前也不能扭头就走,只好装作平常寒暄,打算蹭一顿饭就赶紧走。 兵部尚书显然不是这么打算的,没说两句寒暄的话,就笑眯眯地直奔重点,道:“你兄弟宝玉罢官这事,其实着实冤枉,不过是遇上后宫烦事,圣上心情不好,这才触了霉头。这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若你有心开口,本官舍了老脸,去为你们周旋周旋也无不可啊!” 官场的老油条都明白,宝玉和青楼女子在一起时,并非朝廷命官,而那女子也已经赎身,根本谈不上罢官那么严重。 只是,当初宝玉科举排名时议过一回,昭帝点了他为状元,现在被打脸,深觉气愤,又恰逢心情不好才造成了这个结果。 这风向标是什么? 就是昭帝只骂了贾宝璁一顿嘛! 当初可是贾宝璁在大殿上说的,宝玉并没有和青楼女子厮混!若是昭帝真心追究,头一个便该论他的欺君之罪! 想让宝玉恢复官职也不难,只需有人肯寻一个契机,给昭帝递上一个合适的台阶,美言几句,那宝玉官复原职也就是昭帝一句话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