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_大秦始皇后 第1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秦始皇后 第166节 (第2/2页)

管了。

    【反正都被看到了……】

    -

    众人坐下后,嬴政与林阡去偏殿换了身衣服,然后才回了主殿。

    坐下后,嬴政直接问道:“众位爱卿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李斯赶紧开口:“回陛下,边关几大郡城传出消息,说是今年边关冬日格外寒冷,边关外的外族人今年许是会遇到不小的风雪,日子恐怕难过。”

    嬴政凛然:“草原遭了灾?”

    李斯点头:“虽说不曾有具体消息传出来,但九原郡与陇西郡等地在冬天出现了不少外族人。”

    草原的冬天比中原寒冷得多,一般而言,那些外族人在冬日大多时候只会找一个背风的地方暂时定居下来,平常只喂一些秋天囤积的干牧草,并不会到处乱逛。

    毕竟草原本就方向难辩,冬天风雪交加,迷路的可能更是大大增加。

    而一旦迷了路,多半只有死路一条。

    能让许多外族人在冬天出现在边境城市,看来今年外族人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林阡想了想,道:“虽然需要做好防备,但最好还是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发起战争。我之前听林陌提起,去年冬春外族人与陇西郡、九原郡等地的百姓关系有所缓和,今年即便遭灾,也未必所有外族人都会如往年般南下劫掠。”

    是的,不是所有人。

    林阡并不会天真到,认为所有外族人都不会南下劫掠。

    张良点头:“确实如此。微臣去年在边境流转,曾亲眼见到过许多外族人抬着牛羊与羊毛去九原郡、陇西郡等地交换粮食,并未直接抢劫。”

    顿了顿,他再次开口道,“若陛下决定攻打外族,外族人南下劫掠倒是个很好的借口;但若陛下近两年不准备攻打匈奴、月氏等外族人,最好不要挑起争端,让那些外族人自行将内部的麻烦解决掉比较好。”

    嬴政看向张良:“廷尉有何计策?”

    张良想了想措辞:“一旦外族人遭灾,势必会有一部分人南下劫掠。但我们未必需要与之正面冲突,直接告诉那些在冬天来边境交易粮食的外族人,一旦前来劫掠的外族人超过了多少个或多少批人,便取缔互市,不再与外族人交易。”

    若平时颁布这样的条例也许无人在意,但在冬天……

    南下劫掠的外族人虽然杀人,但也会被人杀,甚至于被杀的几率还不小。

    不是每个人都想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别人的粮食,毕竟在互市开启后,他们已经有了更好更安全的获取粮食的办法。

    真要遭了灾,及时带上牛羊rou去互市换些更容易保存的粮食难道不好?

    这条规定若真颁布,那些不愿南下劫掠的部落与想要南下劫掠的部落势必会有所谈话,就算不能彻底杜绝外族人南下劫掠,至少也能给边关士兵减少一部分压力。

    嬴政点头:“可,诸位爱卿商讨一下具体细节,最好在春日到来前将命令下达各大边关城市。”

    李斯等人纷纷应是。

    ==·单车·==

    虽然边境可能打仗,但只要不是大规模的战争,此事对秦国也算不得多重要。

    常与西羌诸部打交道的秦人早已习以为常。

    何况,如今还是冬天。

    当诸位大臣将张良提出的计谋“加工润色”,命人送去了各大边关城市后,所有人便有志一同地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林阡倒是没有完全忘记——

    她想着陇西郡、九原郡等地与草原相距不远,既然草原的外族人日子难过,当地气候说不准也会比较寒冷。

    于是她找到筱,让其多送了一些棉衣到九原郡等地。

    筱听了还笑:“当地这一年多与外族人交易,可攒下了不少毛线,再者不还有火炕可以取暖?但凡能吃饱饭的人家,就不可能受冻。”顿了顿,她补充,“若连毛线都买不起的人家,就算送了棉衣过去,应也是买不起的。”

    除非像是之前一样,同意百姓欠账买棉衣。

    但九原郡等地又不曾受灾。

    林阡顿了下,想起一样东西:“你们每个月应该都会派人送货去九原郡等地吧?”

    筱愣了下,点头:“对,每个月都会送棉衣棉花过去。”

    毕竟边关也不太适合棉花生长。

    林阡点点头,找到墨家钜子做了许多热水袋,又特意请人用黏土烧制的缸盖与竹子编织出了许多灰炉出来,然后趁着筱派人送东西去边关的时候一并将东西送了过去。

    灰炉比较少,毕竟这玩意儿看一眼就能做,热水袋倒是做了满满一车。

    林阡从花手上换来的橡胶树苗种到了西双版纳,如今还未长成,但花那边的橡胶林每日都能采集十来大木桶的橡胶,这段时间除了提水机、蒸汽机与自行车需要用到橡胶外,暂时还没有用处,全部做成热水袋还能消耗掉堆积起来的橡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