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始皇后 第183节 (第2/3页)
书的人呢? 这事儿就是个彻彻底底的乌龙! 但即便是乌龙,这件事也透露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匈奴即便已经归附了秦国,也仍旧与秦国少有交流;比如匈奴与各郡县来往不便,所以才会一个月才去交易两三次;比如两方想要交流只能等匈奴主动前往郡县,郡县官员却没办法找到匈奴,朝廷下达的政令也没办法第一时间送到匈奴手中…… 嬴政自然也想到了这点,而他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解决办法—— 在草原上修路。- 但除了修路,还应该想一些其他措施。 林阡提议道:“可以在路边开一家驿站,由各部落派人镇守。一旦朝廷下达政令,便由郡守派人将其抄录一份后送去驿站,再由看守驿站之人送达各位县令手中?” 秦国的“邮政”业因战争而发达,开一个驿站也算轻车熟路,并不麻烦。 嬴政尚未开口,那县令便忙不迭点头道:“可以可以,我们很愿意派人到驿站镇守。” 都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他们可不想再因为这些原因而错过更多机会。 嬴政一顿,点头:“等水泥路修好后,郡守立刻派人去各县路边开设一个驿站。驿站里的人需仔细挑选,如其他驿站般给予正经职位,靠朝廷发俸禄。” 那县令眼睛一亮,更是兴奋地连连点头。 不过……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斯开口:“若匈奴真的无人认识隶书楷书,今年这些匈奴孩子恐怕不能入学了。” 那县令面色一僵:“距离学校开学也没多久,真的不能通融一二?” 李斯无奈:“并非不能通融,只是即便准许你们的孩子到学校去学习,他们也跟不上老师的讲课内容。这些已经入学的孩子,都在学宫内至少学习了一年的拼音与简单文字,学校的教材也都是按照这些孩子的水平编撰,匈奴的孩子不曾学过拼音与简单文字,上课恐怕很难听懂。” 这话一出,所有匈奴县令都愣住了。 张良见状笑道:“这对你们而言是好事儿啊,学宫开设的拼音文字课程主要是为了给当地百姓扫盲,讲课内容其实不多,三四个月就能教完了。你们的孩子既然不曾学过拼音与文字,就算之前报名了也没办法读书,还是要去学宫学习。现在后悔还不如尽快将人送去学宫,明年开学便可报名,也不算耽误了孩子。” 匈奴县令们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震怒·== 嬴政一行人在九原郡待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亲眼看着那些匈奴人将孩子送到学宫读书,并正式开始修路之后,这才满意地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嬴政到学校去看了眼冒顿与韩信两人。 韩信自不必提,他天生脑子聪明,学起东西来快得惊人,而且基本不偏科;冒顿竟然与韩信相差不大,而且在政治上面还更有天赋,语文方面却有些拖后腿。 嬴政看过两人的成绩,又亲自见过了两人与同学的相处模式,心里有了数。 不久,嬴政一行人离开九原郡。 那日正好是休息的时候—— 林阡原本想要推行双休制,但意外遭到了从大臣到百姓的全部反对,最后只能为这些可怜的学生争取到了一个月休息两天的“特权”。 冒顿与韩信两人站在城墙上,看着嬴政一行人离开。 韩信只觉得高兴,冒顿却看着秦王的背影怔怔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等人走远后,韩信拽着他就往楼梯方向跑:“好了好了,陛下都已经离开了,我们就不要在城墙上打扰叔叔伯伯们守城了。” - 他们很快又去了中部地区。 这边土地肥沃,有着相当广袤的平原地区,百姓生活喜乐安康,当地官员也算尽忠职守—— 虽然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都在嬴政指出后立刻调整好了。 一行人在中部几个郡县待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然后才继续南下,他们一路从九原郡途径上郡、太原郡、巨鹿郡、邯郸郡、东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