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页 (第1/2页)
“你们家也是十两?”此人惊讶,“我家就三亩地,跟你家几十亩……那能相提并论?” “可不是吗,基础救济银,基础啊,各家各户都是这个数!你没好好阅读太子爷张贴的告示吗?基础救济银是受灾区民众都能领的,只要是户主,都能领十两。这三天,官府和码头都在发放这个玩意儿,领钱快得很,过去画个押就走。” “十两救济银顶什么用?还不够咱们去妙香楼喝上一壶的。” “所以说太子爷精明啊,把救济银一分为二,一份是基础救济银,一份是劳动救济银。你只要家中受了灾,无论你是贫苦百姓,还是地主土豪,都能领到这么基础救济银。这不就照顾了穷人的利益嘛,要放在往日,穷人?那你一两也别想拿。此外,劳动救济银是个新鲜玩意儿,今年咱们在官府领了多少劳动救济银,明年就得给官府上交相应的粮食作为抵扣。若我拿了一百两劳动救济银,我明年就得上交十石的米,按照安庄如今的粮价,我整整亏了三石。到底该怎么领,还得好好想想。” “那像李兄家中这样的,虽有几十亩地,却也养着五六十号人,除去他们的口粮和自己要赚的,再交十石,定是吃不消啊……”两人又是一阵叹息。 “苏兄且不必替我担忧,咱们今晚去妙香楼找美人消解消解。妙香楼的花魁今晚见客……” 柳蕴娇听了全部,心底对太子爷还是无比佩服的。 这不就和现代贷款制和按劳分配的概念很像吗? 在古代,由于剥削阶级的存在,许多生意和田地都掌握在地主和世家手中,地主和世家越做越大,穷人越来越惨,导致社会进步缓慢。倘若按照土地面积分配救济,反而是财主土豪分钱最多,这些富人通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最根本需要救济银的还是穷苦老百姓。 晏惊寒此次抛却了从前单单以受灾程度和面积算赈灾的方式,救济百姓的同时,激励他们努力劳作,以免一些人拿着银钱享乐挥霍,忘记朝廷赈灾是为了扶起他们为国效力的本意;也杜绝了一些财主企图靠剥削劳动和领取救济银发财的心思。 柳蕴娇忽然想到什么,连吹四声哨子,给四个影子下达了任务。 劳动救济银一出,势必会有人会因为多拿了银子,要在第二年上交更多的粮食。两年的粮食必然是有差价的,倘若有人头脑精明,在安庄粮价抄底的时候收了粮,柳蕴娇能收到的岂不是就少了?她要做的,便是随时知道外头运粮的进度。按照这些天她暗中放粮总结出的经验,老百姓对米粮市场的反应是有延迟的,延迟的时间大概在两到三天。外头的粮食投放三日时,就是柳蕴娇收粮之时。 周头儿给柳蕴娇找了六个仓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