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郅玄 第266节 (第2/2页)
羊皓完全可以断言,至少二十年,西原国朝堂将只有一个声音。 君上在位,臣权注定平庸。 向君权靠拢合乎情理,识时务者都会做出和他相同的选择,或早或晚,无一例外。 “切记,族中有异心之人,绝不可轻纵。惩治不利,当求助君上。” 羊皓教导羊琦,做不到时无需硬碰硬,完全可以示弱。对象并非族人,而是国君。 “即已效忠君上,此事顺理成章。” 强行压制族人,羊琦不是做不到。羊皓交出下军军权,却没交出多年培养的私兵。手握强大的武力,屠家灭门不是问题。 问题是依照氏族规矩,非到万不得已,羊琦不能对亲族动刀。最好的办法是向郅玄求助,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加深君臣默契,何乐不为。 羊琦认真聆听,牢记羊皓口中的每一个字。 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房门开启,羊夫人进到室内,身后跟着原莺和公子鸣。 “大兄……”羊夫人许久未出公子府,只听说羊皓病重,未曾亲眼所见。如今当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面前这个行将就木之人竟是她的兄长! 羊夫人太过震惊,话语哽咽,半晌道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行动快于思考,抢上前几步,握住羊皓抬高的手,痛哭失声。 原承去世时,羊夫人也曾流泪,却无多少哀伤。于她而言,死去的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困住她半生的枷锁和囚牢。 今日之前,她和羊皓一样,以为年少时的记忆早已泯灭,兄妹间的情谊也随着岁月消逝。 真正面临生离死别,一切都被打破。 悲伤涌动,羊夫人泣不成声。握住羊皓的手不断收紧,愈发衬出羊皓的虚弱无力。 原本宽厚的手掌,因病变得骨瘦如柴。 原本能手持长兵驾战车冲锋的兄长,此刻虚弱地躺在榻上,胸膛缓慢起伏,和任何一个弥留老人全无两样。 羊夫人不愿相信却不得不信,羊皓大限已至,注定撑不过今日。 怨也好,恨也好,悲也好,哀也罢。酸楚涌上心头,这一刻,她痛彻心扉。 “莫哭。” 羊皓费力地撑起身体,掌心覆上羊夫人发顶,如年少时一般安慰她。同时向羊琦示意,后者领会父亲的意图,当即站起身,将公子鸣和原莺带出房门。 公子鸣眼圈通红,被羊琦按住肩膀时,下意识仰起头,声音哽咽:“兄长,舅父他……” 羊琦摇了摇头,没让他继续说下去。强压下泪意,沙哑道:“公子,随我来。” 原莺满脸泪水,实无多少悲伤。她尽量让自己装得更像一些,可惜假装出来的情感终归成不了真。落在羊琦眼中,厌恶感油然而生。若非父亲吩咐,他甚至不想看原莺一眼。 “女公子,请移步。” 原莺很不情愿,她试图留下听清楚羊皓的遗言。 自进入羊皓府内,她内心深处始终盘绕一缕恐慌,那封信,她亲笔写给羊皓的信,如果被母亲看到,恐怕大事不妙。 怀揣这种担忧,原莺脚下如同生根,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 察觉门前的动静,看到原莺同羊琦僵持,羊夫人当场皱眉,羊皓道出一句话,令原莺眦目欲裂,下一刻如丧考妣。 “琦,带女公子出去。如不愿,拖出去。” “诺。” 得羊皓明令,羊琦不再心存顾忌。原莺不想走,他直接抓住原莺的胳膊,使她无法反抗,强行将她拖出室外。 房门关闭,羊琦松开手,面容冷峻,丝毫不见往日的温和。 公子鸣心生谜团,来回看着原莺和羊琦,又看向紧闭的房门,疑惑如线头缠绕,越想找出答案越是没有头绪。 原莺僵立在廊下,表面强做镇定,实则焦虑万分。羊皓和羊琦的态度过于强硬,强硬到令她发慌。 郅玄和羊夫人先后过府,羊皓弥留的消息不胫而走。 听到风声的羊氏族人纷至沓来,怀揣各种各样的心思,聚集到羊皓府上,吵嚷着要见族长。 几名族老带头,态度十分强硬,无论如何要见羊皓。 有人故意推搡,羊琦几乎拦不住。 吵嚷声传入室内,羊皓未见动怒,嘴角掀起冷笑,庆幸为羊琦铺好路,找到国君做靠山。若没能提前一步,以族人今日的表现,等他走后必会想方设法架空羊琦,不闹到羊氏四分五裂不会罢休。 羊夫人坐在榻前,手中握着一卷竹简,指关节攥得发白。 “我已上请国君,将女公子封于北。”无视门外的吵嚷,羊皓道出提前做好的安排,“琦拦不住他们,劳烦大妹助我一臂之力。” 羊夫人深吸一口气,对兄长点了点头。其后站起身,郑重向羊琦拜别。 兄妹俩皆知,这一别将是永诀。 “兄长放心。” 话落,羊夫人转身走向房门,双手推开门扉,吵嚷声瞬间增大,又在下一刻戛然而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