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4页 (第2/2页)
京城—— 阿酒拿着药杵, 一下一下地舂捣药材,她要为裴君做一个安神的香包,也为鲁肇做一个。 她还要多做一些药丸, 下次京中送军需去北境时,请人帮忙捎去北境给鲁肇。 也不知道北境的战事如何了, 鲁肇…… “嘶——” 阿酒手指一疼, 扔掉药杵, 右手握着左手抬起来一看, 食指侧竟然擦出一条血痕。 她低头去看捣药罐和药杵,幸好只是破皮,没有滴血,否则便要坏了这些药粉。 伤口很轻,阿酒并未在意, 洗干净这根药杵, 又去换了一根干净的药杵, 继续捣药。 第二日, 她又拿了针线,亲手缝制荷包。 鲁肇的那只荷包, 阿酒在荷包外绣了鲁肇的名字,在内里悄悄绣上她的真名,还打算放一张她从庙里求来的平安符。 她绣最后一针时, 眼睛看着桌上的平安符, 不自觉地想到鲁肇,一时失神,针便戳到了指尖。 “嘶——” 这一下戳得有些狠,阿酒指尖上直接冒出一小颗血珠,她一动, 不小心蹭在了荷包上。 自两国又开始打仗,她这时不时就要分神,尤其是这两日,没少出些小差错。 好好的荷包蹭上了血,还恰巧蹭在刚绣好的名字上,实在不吉利,阿酒便又重新裁布,准备再缝制一只新的。 京中受“大邺兵强马壮,胜率极高”的自信心所致,即便仍牵挂着战事,有人告诉他们“安全”,大多数百姓便不受战争影响,照旧过为了生存而奔波的日子。 贵族们依旧过着对他们来说寻常的奢靡享乐生活,今日这家赏花宴,明日那家秋日宴,名目众多,一宴接着一宴。 而战事只是贵族们的谈姿,他们端着酒樽,笑饮金波玉液,说起两军交战,高谈论阔,纸上谈兵。 他们不懂边关苦寒,不知道将士们赶赴战场那一刻,心中皆抱着有去无回的死志,说起将士们时,语气极随意,轻描淡写地仿佛与他们无关一般。 信国公府的世子鲁肇上了战场,还有些别家的子孙也在战场上拼杀,他们这些家心系家里的儿郎,完全没有心思参加那些酒宴。 只有亲人才惦念着战场上的亲人,是否活着,是否能吃饱穿暖,是否想家…… 但除了亲人之外,也有一些忧国忧民的人,长夜孤眠,忽然惊梦,念及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和饱受战争苦难的边关百姓们,再无法入睡。 明帝、燕王如此,裴君亦然。 裴君在御史台监狱里,每日清晨的第一件事,入夜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询问守卫,是否有捷报传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