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2章 大变  (第2/2页)
果子吃?    张方手中兵马,基本完整,接到“劝降信”,他只会做李傕、郭汜!    对方想的,是除掉张方,然后完整的接收他麾下的七万大军!    对方想怎样除掉张方?    韩烨,副都督,张方的副将。    这个郅辅,又是个什么人物?    隐约……也好像在哪里听过似的?    不过,张方麾下诸将,有名有姓者,自己都晓得,这个郅辅,若也在军中,位份一定不高。    心乱如麻,文虎紧盯着,也不能细想,透口气,定定神,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    *    洛阳城内——宫内,果然生变。    长沙王向晚入觐,辞宫之时,殿中诸将,突然发难,收长沙王,囚于宫中别省。    次日,天子下诏,大致意思:    长沙王积劳,突发恶疾,昏聩不能视事,一应军国要务,暂委东海王越处分,朝廷上下,务体朕心,共济艰难,云云。    发动政变的东海王等人,怕激起兵变,并不敢直接废黜长沙王,乃用了这么个“长沙王疾病”的由头。    同时,巡视四城,抚循士卒,以求安定军心。    暗地里,同时向张方和成都王派出使者,要求谈判。    东海王的举措,还是有效的,军中虽然惊疑不定,但并未立即生乱。    于是,密送长沙王于金墉城。    可是,不晓得咋回事,长沙王被收当晚的上书,泄露于外:    “陛下笃睦,委臣朝事,臣小心忠孝,神祇所鉴!”    “诸王承谬,率众见责,朝臣无正,各虑私困,收臣别省,送臣幽宫!”    “臣不惜躯命,但念大晋衰微,枝党欲尽,陛下孤危!若臣死国宁,亦家之利;但恐徒快凶人之志,而无益于陛下也!”    这封上书,捅破了窗户纸,且悲愤莫名,血泪交流,军中不由大哗!    不少人公开声称,劫长沙王出累绁!    于是,摆在东海王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立即开城投降;二,立即杀掉长沙王,“以绝众心”。    谈判还没谈出个名堂来就开城,不啻我为鱼rou、人为刀俎——俺们发动政变,为的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啊!    杀掉长沙王,“众心”可能“绝”,也可能适得其反——“众情愤怒”也说不定啊!    两条路,都不敢走。    东海王团团乱转,黄门郎潘滔进言曰:“大王何忧?将自有静之者!”    潘滔,潘岳的同族,论辈分,矮了潘岳两辈,不过,脾性同他的族祖仿佛,都是“干没不已”的一类人物。    “干没”,潘岳母斥潘岳语,贪婪钻营之意也,参见本书第二一三章《欲速不达,乐极生悲》。    “静之者?谁呀?”    潘韬伸出左、右食指,同时动作,凭空划了个正方形。    东海王微微一怔,随即轻轻的“啊”了一声,“吾得之矣!”    *    张方得报,不由大喜!    “乂小儿!乃公如何消遣你才好?嗯,一半羌煮,一半貊炙!”    羌煮,火锅;貊炙,烧烤。    这不是张方口嗨,他是真准备将长沙王生生的煮来、烤来吃了。    鼎镬、烤架,皆已齐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