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0页 (第1/2页)
眼见火势已经被熄灭,救火的人一批批回来,戚秋不免等得有些着急了,频频的派山峨出去查看。 好在又过了一炷香之后,谢殊和东光东影终于回来了。 戚秋着急的上前一步,询问道:“怎么样?” 谢殊轻抿着唇,眉间微紧,露出三分凌厉出来,“是银子。” 纵使心中早有预料,戚秋还是暗暗吃了一惊。 东影面色凝重的补充道:“不仅如此,经过我们的清点,这批银子的数量与秦府至今没有找到的那批赃银数额大差不差。” 戚秋眉心一跳,“你们的意思是这批货物很有可能就是秦府那批没有找到的赃银?” 东影沉重的点了点头。 这意味着什么众人心里很清楚,一时之间屋子里沉默下来。 船只慢慢的行驶着,又过了两日终于到了幽州地界,靠着码头停了下来。 乌金西坠,殷红色的残阳映照在水面,折射粼粼波光。 戚秋和谢殊等人立在码头,静静地看着这批货物连同着苗义一起被人接手运走。 是荣郡王府的人。 与谢殊想的一模一样。 *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虽已经入夜,京城却依旧繁华热闹,高楼之上,满是欢闹,街上寻欢闲游的百姓更是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马车缓缓驶过街道,露出盏盏红灯笼的茶馆,里头说书先生拍案声接二连三响起,震得人很是精神。 “当今朝局动荡,多少高门大户被牵连下狱,这些世家往日里高高在上,可如今啊——” “却是夹着尾巴做人!” 这家茶馆背后掌柜颇有些势力在身上,据说背后掌事的人是京城里的一位郡王,故而这里也是唯一一家敢在京城之中明目张胆议论朝政的茶馆,来来往往的客人确实不少。 呷了一口茶,说书先生扇子一挥,缓缓说道:“昨日宾客纷纷,今日门庭冷清,这便是如今京城高户人家的现状。光说那秦家,曾经可是当朝宰相,簪缨世家,可如今呢,连着其他几房都没逃过,尽数下了大狱,什么时候发配,全靠锦衣卫一言。” “再说那谢家,曾也是京城里显赫一时的门户,可如今陛下病重,谢侯爷却是连辅政大臣都没有当上,并带着手里的京郊大营都交了出去,由荣郡王府暂为接手掌管着,如今谢侯爷已经在家里闲了好几日,眼看手里的权利都被瓜分完了,却是无能为力,可叹,可叹。” “但你要说京城里的世家皆萎靡,那倒也不尽然,”醒木一拍,说书先生咂巴了一下,继续道,“先说那太后的娘家,芮家。” “距离陛下病重,太后垂帘听政已经过去了这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