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页 (第1/2页)
第125章 此时,六部和翰林院的…… 六部和翰林院的那些老臣们, 无比期望天下的读书人能多些风骨,和他们站在一起对抗残暴不仁的摄政王,可惜, 读书人学得是忠君爱国的道理,摄政王请来的名家大儒,无一不是在各地州府有学问有声望的人,他们一辈子未必能有得见天颜的机会,如今圣上和摄政王诚恳相邀,他们又有甚么理由不来呢? 邀请大儒进京的名帖,是摄政王李善以皇室的名义分发下去的,就算是朝堂上的大臣们想要反对, 也无可奈何。 大儒们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六部和翰林院反倒陷入僵局, 能打破僵局的只有摄政王,但他不急, 天下饱学之士何其之多,他就是要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看看,他对规则是有多么不屑一顾。 后宫风平无浪, 谢宝扇来慈宁宫看望杨氏, 闲话时说起这场前朝风波,杨氏说道, “这不像怀王的行事风格,恐怕是怀王妃的主意。” 谢宝扇不语,怀王妃徐绮儿虽是弱质女流,却足智多谋,这几年总管京城怀王府的事议,替怀王笼络京城的大小官员, 是名副其实的女诸葛。 “做边地封王和总领全国政务的摄政王,处理事情的手腕终归是不一样的。”谢宝扇轻声说道,“眼下怀王略占上风,接下来就要看六部如何应对。” 杨氏靠在软榻上,勾起嘴角说道,“朝堂上风云莫测,往后会如何走向,谁也说不准。” 那些老臣们,哪一个不是yin侵官场多年的老狐狸呢,想要他们屈服,实在没那么容易。 殿内一片宁静,杨氏的面容藏在光影之下,她道,“我听说你们谢家的人想回京,被你推拒了。” 谢宝扇讽刺一笑,说道,“娘娘深居内宫,消息倒是灵通极了。” 严氏和小严氏想要回京,谢宝扇经过深思熟虑,到底还是没有答应,李恪刚刚登基,她们母子二人周旋在怀王和老臣之间,谢家的人帮不上忙,反而容易遭人利用。 杨氏笑着说道,“皇上要选伴读,这些伴读会是皇上日后的心腹,你想要提携自己的母族,这正是合适的时候。” 谢宝扇目光微垂,她摸着手腕上的玉镯,说道,“皇上总会有自己的心腹,至于是不是谢家的人,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杨氏慢慢坐起身,她上下打量了一下谢宝扇,语气肯定的说道,“你恨谢家?” 谢宝扇淡淡的说道,“谈不上恨,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家族,我愿意在家族有危难时拼尽全力挽救他们,但我不会拿我儿子的前程去冒险。” 同为人母,杨氏何其理解她的心思,她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李恒的影子,如果没有那场变故,坐上皇位的该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