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3页 (第1/2页)
李善慢慢扫过舆图上的诸国,沉声说道,“我们大邺国能人辈出,也应该亲自画一张自己的万国图。” 李恪和谢宝扇母子俩一起点头,深以为然。 第137章 钱桑其人,虽是鸿胪寺…… 钱桑其人, 虽是鸿胪寺少卿,不过京城达官贵人多如牛毛,鸿胪寺在六部九寺当中本就不显眼, 况且钱桑并非世家出身,在京城苦熬二十余年,还带着老婆孩子挤在一处二进小宅子里,每月靠着俸禄过日子,还常常需要接济老家的亲人,这日子过得苦哈哈,连一般的富户人家都比不上。 他这样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走在大脚上, 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谁知这日, 摄政王府的长史忽然到访钱府,长史来传话, 说是摄政王要见他。 钱桑脊背冷汗直冒,他给王府的长史塞了一个红封,陪笑着问道, “不知摄政王找在下有何吩咐。” 长史收下打赏, 适当透露了一些消息,他道, “我们王爷没说,他刚从宫里回来,还带回一把泰西火铳,听说这火铳还是钱大人你进献给太后的呢。” 他的话点到即止,让钱桑自己去琢磨。 钱桑哆哆嗦嗦把人送走,心里七上八下, 在家里来回踱着步子,钱夫人忧心冲冲的问道,“莫非是老爷呈送给皇太后的折子惹怒到摄政王?” 这钱桑越过顶头上司,给摄政王递了几道折子,摄政王没看折子,为此他已经招来上司好一顿白眼,钱桑不死心,悄悄把折子又呈送给圣母皇太后,若是有那锱铢必较的人,难保不会心存芥蒂。 钱夫人和钱桑多年夫妇,外面的事情一向不多管,此时忍不住也有些抱怨,她道,“你好好做你的官儿就是了,何苦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惹恼上司不说,要是再得罪摄政王,这日子就没法儿过了。” 钱桑为官二十余年,毕竟有些见地,他冷静下来,宽慰自家夫人,说道,“夫人莫要慌张,摄政王素来宽厚仁和,我要是真冲撞了他,他还请我去王府做甚么?为夫看那王府来的长史客气有礼,不像是问罪。” 说到宽厚仁和,钱桑的身子微颤,年初先皇驾崩,一夜之间,皇城换了主人,他虽说没能亲眼所见,也听闻那晚宫里血流成河,若不是朝堂里几方势力拉锯,今日坐在龙椅上的就是摄政王。 钱夫人愁得叹气不止,她道,“人家做官儿发财,你这官儿做得一家人跟着提心吊胆,我看要是做不下去,咱们干脆收拾东西回广州算了。” 这话钱夫人时常会挂在嘴边,他们在京里没有根基,鸿胪寺少卿在平头百姓瞧着风光,需知京城最不缺的就是王侯公卿,他这个四品小官儿,实在有些不够看。 钱桑脸色一沉,说道,“休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