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女讲师_第13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8页 (第1/2页)

    司马光听着她一番番安慰的话,心里只觉感动,一时竟说不出什么话来。

    张儒秀吐出了心里话,心里也觉着无比舒畅。看着远处的绿岛,也升了兴趣。

    “要去那边看看么?”张儒秀站起身来,指向那片绿岛。

    她的兴致总是来得突然,方才还说着乏倦,如今就想着再去探索一番。

    “走罢。”司马光也站起身,牵着她的手就往前走去。

    绿岛上尽是些树,往后走几步,便走到了头。

    二人也是随意转了几下,便想着乘舟归去。

    舵手等了许久,却还是那般和善模样。知道这对夫妇尽兴而归难免疲倦,回去途中便哼着吴曲儿。

    偶尔与旁的小舟擦肩而过,几位舵手对着歌,原本软糯的吴语也添了几分爽朗大气。

    湖上时不时地飘上几阵雾气,倒衬的此处如幻境一般。

    回去途中,司马光正同张儒秀说着话,见她蓦地呆住,便有些疑惑,问道:“怎么了?”

    张儒秀显然是还浸在好友的话题之中。

    司马光说了一些人,可却全然没提到另一位好友,或是一位多年后的政敌。

    张儒秀试探地问道:“你可曾认识王介甫?”

    听罢这话,司马光倒是松了一口气。

    “认识的。介甫他小我两岁,是位难得的少年天才。很久之前,我便读过他所写的一些游记与记闻,全然被他的想法给吸引了过去。”

    “景佑年间,他也居在汴京。我二人常一同出游,提出不同见解。只是为官之后,便再未见过,偶尔有书信来往而已。”司马光话里尽是未能与好友再相聚的遗憾。

    只是又想到什么,便又开口:“怎么问起介甫了?”

    张儒秀开口回道:“只是突然想到此人而已。先前在汴京时,我也曾听过他的那些传闻,便想着问问你。”

    为何会突然问起王安石,缘由当然不是如她所说的那般。

    王安石之于司马光而言,实在是一位颇为重要的友人。

    尽管那些风云变幻都是多年之后的事了,可张儒秀还是提着劲,一点也不敢懈怠下来。

    她既怕王安石走那些极端激进的路子,也怕司马光犯下那些过于保守的错误。

    不过还好,如今他们正当年少。

    一切事,看起来,好似都还来得及。

    想到此处,张儒秀便开口道:“什么时候得了空,便请王官人同夫人来家里聚一聚罢。”

    司马光虽有疑惑,却还是开口道好。

    作者有话说:

    行文需要,将蔡抗的治理苏州事迹归于富知州身上。自城属昆山,亘八十里,”出自《宋史·蔡抗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