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页 (第2/2页)
是降兵。陇右军都灭了,倘若我还活着,那王校尉是为了什么才死的?路上的那帮兄弟们,又是为了什么才死的?二十万人都给打没了,我有什么理由独活!” “这厮脑袋有病,咱不跟他胡扯!” 在甘若山的嘶吼下,那小队长倒是回应得立竿见影。他起手一刀,硬割在了甘若山衣领间的咽喉上,那一刀又准又狠,眼见就是个杀伐果决的老兵,才能做出的骇人行径。 一道血从甘若山咽喉处喷出,这人,算是彻底断了生息。 而整个过程中,胡九彰只有坐在地上睁眼静观的份儿,直到甘若山死,他都觉得恍惚。 死人,本是战场上最寻常不过的事,胡九彰当然不至于被友人在眼前的惨死,惊得失去理智,但他始终想不通,为何甘若山要在赴死之前,对他说对不起。 为何要说对不起?到底哪里对不起? 他楞在哪儿,想了许久。直到那一群叛军的士兵把他拉上板车,他看着甘若山的尸体距离自己越来越远,有那么一瞬,他好像突然想通了。 好像从某一刻开始,甘若山就变得跟平常不一样了。 而那一刻,是在何时? 胡九彰以为自己还需想上多时,但实际上,他只一转念,就想到了。那正是他们在路边,见到王铮尸首那日。 那日,在王铮的腐尸面前,在场的不只甘若山与他本人,同行的许多兵士,也都是认识王铮的。但对着那尸体痛哭流涕的,却只有甘若山自己。 想到那日情形,甘若山的哭诉,好像仍在胡九彰耳边盘旋不去。 他说你腿没了,你不是了。而我还是。 我是兵啊……我是唐兵,我这辈子都是唐兵。 就这一句话,再想起来,竟叫胡九彰止不住后脊发凉——他原是在见到王铮尸首的那日,就想到了今日的结局。 甘若山,他说自己是唐兵,而胡九彰这辈子只听过两个人,与他面对面脸对脸的说过这句。一个是曹易,再一个,也就是刚刚惨死的甘若山了。 想到这儿,胡九彰的鼻腔止不住的酸涩了。他眼眶里闪着点滴水汽,胸口好像有一股子死闷的浊气,不上不下的卡在喉咙里,叫他张大了嘴巴连吸过几口气,却都觉得压抑。 曾几何时,这也是他信奉的真理。但直到他到了长安,直到陈番在他面前问出那个为谁而战的问题。 此时此刻胡九彰都只觉得痛惜,可痛惜之余,他又不能改变哪怕一丝一毫这令人绝望的现实处境。不甘的情绪涌上心头,而坐在被叛军士兵拖行的板车之上,他突然想通了,为何甘若山要在开打之前,跟自己说对不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