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殿上挖角 (第2/4页)
温和,并不代表别的人温和,反而有几位大臣借着舒大学士的话为开头,开始出列表示自己深深的担忧与对朝廷的忠诚,言道小范大人毕竟年轻,内库事干重大,如果今年之内内库较诸往年有太大的滑坡,朝廷是不是应该考另择人选,如何如何? 这是明目张胆地不信任范闲,意也很明显,如果你范闲不能将内库的赢利水平提起来,甚至比往年都不如,那你还有什么资格执掌内库? 正因为明目张胆,字字句句似乎都是在为朝廷考虑,所以朝臣们虽然心知肚明,这几位大臣是想把那尊神从内库搬走,却也不方便反驳什么。 皇帝微微一笑说道:“内库今年是个什么成sè,还要明年才知道,众卿家未免也太心急了些,范闲究竟会不会有负朕望,总要过些时候才知道。” 皇帝似乎忽然之间想到一椿事情,说道:“不过内库招标前些rì子已经结束了,标书应该已经押回了京都,众卿家要看范闲的能力,看看这次开标的结果,应该便能知晓一二。” 庆国国境宽大,江南京都相隔甚远,苏州三月二十二rì开标,消息却是将将传回京都。本来如果走秘密邮和院报,应该会快几天,但范闲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标书保密的问题,一直没有预先向皇帝和朝中透露什么风声,而且在处理完闽北三大坊的工cháo之后,监察院便开始有意识地阻塞两地之间的消息言,以至于如今的京都,虽然隐约知道当时苏州闹的沸沸扬扬的招标事件,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本来应该走的最快的消息,却在范闲的压制下,走的比那位三石大师还要慢些。 皇帝静静望着下方队列中一人,说道:“太常寺收到文书没有?” 内库三大坊的所有收入都由太常寺与内廷进行审核管理,所以皇帝问的便是太常寺正卿。 “清晨刚至。”太常寺正卿咳了两声,愁眉苦脸说道:“臣急着进宫,所以还没有看到。” 皇帝冷哼了一声:“那还不赶紧去拿来!” 太常寺正卿行了一礼,赶紧小跑着出宫而去。 “大家伙儿等等吧。”皇帝似笑非笑地宣布了朝会的延迟,从身旁姚太监的手里取过一碗茶水缓缓啜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殿中的官员们等的有些着急了,却不敢流露出什么表情,而且他们也确实好奇,范闲下江南,究竟事情办的怎么样?内库每年新chūn开标所收的四成定银,乃是庆国朝廷每年收的第一大笔收入,由不得这些官员们不兴奋期盼,紧张等待。 皇帝冷眼看着这些臣子们,心里微微有些不愉快,他明白为什么对于范闲,所有的文官们都要站出来表达一下意见,哪怕是与范闲关系不错的舒芜都不能脱俗——因为范闲是自己的私生子,官员们对于朝廷重用范闲早就一肚子牢sāo,总觉得此事不合体例,全是陛下心疼自己骨rou,所以用公器官职加以安慰。 可是这内库是朕的,这天下是朕的,这儿子也是朕的……皇帝冷冷想着,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老不修来多嘴?但皇帝心里也明白,如果范闲真的不争气,将江南弄的一团糟,内库也变得颓败起来,祸害了一国之重地,应了群臣的担忧,自己再如何护短,也只好将他调回来。 不过皇帝对范闲有信心,这种信心是被逐渐培养出来的,从范闲由澹州入京之后,这位九五至尊就一直谨慎而细致地盯着范闲的一举一动,想看看自己和她生下来的孩子,究竟会表现出何等样的能力。 而在所有的事情当中,范闲的表现都没有让他失望,文有殿前三百诗,武有九品之名,名有庄墨韩赠书,攫金能力不俗,却并无贪鄙之态,就连那股风流劲儿,也不是一般的年轻俊彦所能做到,至于对朝局的把握,更不像是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对君之忠,对父之孝,实为标榜。 说到底,皇帝还是位正常的中年男人,对于范闲这个私生子,他的心中也难免会生出几分骄傲来,毕竟……这是他的种。 所以当朝臣们开始对范闲表示怀疑之后,他让太常寺马上报来内库开标的详细,虽然他并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对于范闲刮地皮的本事,皇帝从来不曾怀疑过。 刮地皮,是当官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