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页  (第2/2页)
,陈国公重要,却不一定必须。    他只是更愿意让这个是陈国公。    毕竟这是大周欠他的。    ……    “陈国公进宫了。”    阅兵之后,汴梁城中的百姓近日是不缺谈资了,而朝中官员注意到的却是君王的深意。    钟离微轻叹一声,只望陈国公能越过心中的坎。    “小姐,你听说了吗,陛下阅兵闹出好大的阵仗。”    黄嬷嬷一进屋就听到晴儿叽叽喳喳的,和自家小姐说着外面的阵仗,咳嗽一声,“怎么这又是跑出去玩了?”    “嬷嬷别吓到她,是我叫她去给我买点心了。”    “小姐,你别袒护晴儿,她这跳脱的样子,等小姐日后嫁出去,绝对惹得姑爷家嫌弃。”    黄嬷嬷没有坏心,但钟离熙却听烦了这些熟悉的话。    钟离熙并不是循规蹈矩之人,她被父亲当作男儿教养长大。    钟离微能在妻子死后,不顾没有后嗣传承,坚持不续娶,就知道他不是个屈于世俗闲言碎语的人。    她并非对未来丈夫没有任何期待,相反在见过父亲对母亲的爱意后,她还是很憧憬的。    随她年岁渐长,她才知道父母的感情是难容于世的。    哪怕现在,钟家的族老都没有放弃过劝父亲续弦,甚至劝说的人都到了钟离熙这里。    而族中人见父亲心意已决,甚至打起嗣子的主意。    钟离熙不由得在想,是不是自己把家业打理的太好了,以至于族人觊觎。    在父亲发现第二位未婚夫偷偷养小的时候,钟离熙的少女情怀便随着散了。    “嬷嬷,父亲说过,若我愿意,钟府可以招婿。”    在父亲提出招婿后,钟离熙很认真的考虑过。    相比嫁到夫家战战兢兢,招一个性子稍软的夫君,留在钟家既可以陪伴父亲,她自己也自在。    和这些优点相比,夫君的才貌稍次几分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黄嬷嬷显然也懂这个道理,只是忍不住劝道,“女子的荣耀系于男子之身,未出嫁时看父兄的能耐,出嫁后看的就是夫君和子女,小姐招婿,未来姑爷……”    钟离熙垂下眸子,父亲常夸她“不逊于男子”,可惜她无法为自己挣个前程。    “嬷嬷,父亲膝下只有我一女。”    果然听到这话,黄嬷嬷住了嘴。    夫人福薄,钟离微做的丝毫挑不出错处。    在别家,妻子去世,守三年妻丧都能算是好丈夫;就算妻子刚死就续娶,世人也不过感叹一句男方凉薄。    “小姐还是再想一想,老爷正值壮年,未尝不能在小姐出嫁后续娶。”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