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页  (第2/2页)
后前程自不用多提。    不说六部尚书之位,三品的侍郎绝对可以。    日后有一争宰执之力。    要知道朝堂上,四品时一个大坎。    不知多少官员在四品的位置上空耗了一生。    大周百余年的历史上,也就出了钟相这一个奇迹。    更多的官员是用时间熬资历。    寒门子弟朝中无人,一步步都走的艰辛。    何钦自然清楚其中的凶险。    他若不是因为黄河水患,现在还是个七品的小官。    和其他同年一样。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简直闻所未闻。    自然规律是春种秋收,千百年来皆如此。    可风险大,机会也大。    何钦躬身,坚定道,“臣遵旨。”    叶敛将何钦扶起,似是玩笑,“何大人倒是大胆,不觉得朕胡言乱语。”    “就不怕在这稻种上空耗数年,一无所获。”    何钦起身,跟在圣上身后,诚实地说道,“是有些怕。”    可他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寒门子弟走到现在,就是现在致仕,何钦也别无所求。    “微臣家乡县令是七品,微臣承圣上恩典,官位是六品,回到家乡也是衣锦还乡。”何钦笑道。    他没有太大的野心。    六品的官位能护得住何家上下。    “微臣出身农家,也想为农事尽些许微薄之力。”    整理农书是因为此,接下这任务也是因此。    叶敛点头,“爱卿一腔热血,既是如此朕也不能亏待。”    “成德拟旨!”    第76章 天作之合    典农中郎将,武官,正六品。    相比何钦之前的都水使者,官职小升了一级。    无功升官,但却无人觉得不合适。    都水使者负责治水,手握实权,大周水旱灾害大大小小,这个职位虽小,却是有油水,还能和圣上直接接触。    而典农一职最初是为解决屯田问题,保证军队的粮草。    大周承平已久,这个职位早就成了虚职。    虽然从六品升为正六品,典农还真比不上都水使者能说得上话。    此调令一出,何家可算是恢复了平静。    这也让何钦松了口气,同年不找状元榜眼,找自己攀关系,着实是让他受宠若惊。    要知道恩科是圣上的第一届科举,可谓卧虎藏龙。    一甲能脱颖而出,绝对是家世才华个个不缺。    他这个寒门弟子再不低调点,就真成出头的梭子了。    何家人也不懂什么实职虚职,在他们看来从六品到正六品就是升官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