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页  (第2/2页)
来定是不逊于钟相的肱骨之臣。”    钟离熙入宫不过半年,皇宫的变化却显而易见。    梁太后的手段不弱,但大概是先帝时谨小慎微惯了,难免会束手束脚,尽量不惹事。    钟离熙则不同,看似温柔,实则性子坚定,风风火火。    进宫后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无论是底层太监宫女生活困难,死亡率高的问题,还是殿中省管事太监偷jian耍滑看人下菜碟,浮费甚多一事,钟离熙都做的不错。    就连叶敛都感受到宫中风气一清,足见效果显著。    更遑论中常府。    中常府的建立明面上没有损失太监的利益,但到底是分走了不少权力。    看在圣上的面子上,不至于刁难阳奉阴违,但私下却难免推诿。    钟离熙却能有条不紊地将中常府搭建好,调和好女官和太监的矛盾。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钟离熙却做的很好。    这也是为何叶敛愿意与她分享政事。    一拨就通的同伴,谁不喜欢。    钟离熙对圣上的赞扬受宠若惊。    “陛下谬赞。”她如何能和父亲相提并论。    钟离熙抿了抿唇,嘴角轻微上扬的弧度暴露了她的好心情。    她忽然明白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父辈的光环既是荣耀也是压力。    钟离熙经常被人夸赞有“乃父之风”,却无一人觉得她能与父亲相提并论。    压下心中那丝窃喜,钟离熙觉得脸上一阵热意,有些不自在。    “这兰花是皇后种的?”叶敛突然问道。    钟离熙忍住羞涩,诚实说道,“臣妾没有这般手艺,是宫女在打理,不过是闲来观赏一二。”    叶敛没有失望,“亲眼看着兰花从稚嫩到开花已经是幸事了。”    一语双关。    钟离熙察觉出圣上这句话似有言外之意,但却对其含义似懂非懂。    叶敛也没有解释的意思,又扯到其他话题。    织造局和抚孤院的效果一时半会还看不出来,叶敛倒不着急。    女工一事急不得。    “织造局的棉布不同于绸缎丝滑,却比麻布柔软。”    “棉布价格比绸缎低,更加经济实惠。”    钟离熙兴致勃勃,棉布的市场大有可为。    未来大周若是多上一项织物,百姓不仅多了生计,还能穿的更加体面。    叶敛心思一转,钟离熙的话提醒了他。    棉纺织业。    “朕改日让地方官员推广棉花,既是如此,农官也要抓紧培养。”    大不了今年的科举多出几道农学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