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页  (第2/2页)
主意,“宿主可以以身相许。”    然后被叶敛面目表情地赶走了。    在叶敛要想破脑袋的时候,何钦传来了好消息。    试验田大获丰收,一年双熟技术成功了。    叶敛当即动身,去了皇庄。    何钦三年前领了典农中郎将一职,专心研究农事。    三年来,事必躬亲,风吹日晒之下,硬生生将一个青年才俊催熟成了古铜色的田间农户。    叶敛到皇庄时,何钦正一身短打,头上戴着稻草帽,记录田间的产量。    何钦显然没有料到圣上动作这般迅速,连一日都等不及,明日是大朝会,他原本打算朝会上向圣上详细表明。    叶敛信任何钦的品性,何钦有赤子之心,又是出身农家,自然不会在农事上动手脚。    但饶是有准备,叶敛看到满仓的稻谷时,眼睛都亮了。    成德心中更是惊奇,大都寒凉,竟能种植水稻?    得知天子驾到,皇庄上下都到齐了。    这些人大多是皇庄的农户,纵然沾了一个“皇”字,总归还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一个个头恨不得埋到土里。    何钦的肤色倒是让他完美融合在这群人中,但当回答圣上问题是,何钦不卑不亢,让他轻易和普通的农户区分开来。    “辛苦何大人,得君相助,是社稷之福。”叶敛目光真诚。    何钦却是谦逊地很,“若不是陛下提出温室育苗,微臣还要摸索更长时间。”    圣上看何大人的目光格外柔和,让成德不由得生起强烈的熟悉之感。    为圣上“打工”的袁崇、钟离微、韦瑞和邱挽卿等人突然打了个喷嚏。    叶敛确实很看好何钦。    虽说他点拨过育苗一事,但充其量算灵光一闪,后面的摸索还是何钦在做,不然也不能一干就是将近三年。    农事是一国之本,自封建社会建立以来,便一直反复强调重视农业。    叶敛有意改变商末的局面,却不是要放松对农业的重视。    袁崇和墨门的人才,更多的兴趣在工事科技上,擅长农具改进,而不是种植。    何钦恰好填补了这点空白。    这也是为何叶敛要将“双季稻”一事交给何钦的原因。    典农中郎将不是叶敛不喜何钦,相反是期待甚高。    要知道远洋船队带回来的种子,甚至日后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种植,统统离不开一位擅农事的官员。    而“双季稻”的培育,何钦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占城稻求的是吃饱,“双季稻”则是吃好。    叶敛直接用圣驾将何钦带回了大都,“何大人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不妨直说。”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