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6页 (第1/2页)
吕嘉木则和胡莱站一块儿,正朝着苏清之招手。 “你站那么远干嘛,赶紧过来。” 苏清之走了过去,没多久,就有各县城的工作人员买接人。开的是拖拉机或者卡车,等到了县城,还得通知各村各生产队的工作人员来接人。这时候就不是拖拉机和卡车了,而是牛车 苏清之、吕嘉木、路娜、胡莱、乐雯华以及其他十几人在一个县城,就是分在不同的村落。等拖拉机晃晃荡荡的抵达县城,已经是下午三点钟。 大家都没有吃,只是在等桑丘子村的村长、书记到来的时候,各自吃了点。而等桑丘子村的村长、书记来了后,没有意外,苏清之、吕嘉木、路娜、胡莱、乐雯华就是这一年到桑丘子村插队的知青。 坐的是牛车,一路上,比较善谈的胡莱一个劲儿跟赶车的书记说话,村长在一旁抽旱烟,刚好吹南风,烟雾吹得人满脸都是。 惹得坐在牛车后面的人连连咳嗽,苏清之没咳,不过侧了一个面,开始欣赏沿路的风景。 大约天擦黑的时候,牛车终于驶回了村子。 往年来到桑丘子村插队的知青,虽然每年都有,但都是一两个。哪里像现在一样,一来就是五个。就存在一个问题,并没有修知青院,平日里知青们都是借住在村民家里。 苏清之他们大几率会这样,不过也有可能会选择年久失修的空房子稍微维修,让他们住进去。记得原书中就是这样安排的,而且新修葺的知青院距离牛棚不远,吕嘉木这位孝顺的男猪脚就是借助了这点,前期不动声色的将祖父、生父照顾得好好的。 后来还是因为陷入复杂的四角恋情,才暴露了吕嘉木成分不好的问题。 其实这没什么的,这么说吧,很多下乡插队的知青,其实家庭成分都不好。在城里面待着,日子说不得还没有下乡插队,在乡下当知青来得好。 有时候,在城里到处都风起云涌的时候,下乡插队当知青,无疑是能选择的最好出路。 回到村子,由于天已经黑了,不好安排住所,所以苏清之一行五人,是分别借住在村长以及村支书家里。等到了第二天,才开始安排住所。 村干部们既倾向于让苏清之一行五人按照惯例,借住村民家,又倾向于选择以前的房舍稍微修葺当做知青院提供给知青们居住。 “以后会有更多的知青来咱桑丘子村插队,一直借住村民家也不是办法。” 第133章 第①②个故事! “是这个理。” “什么这个理, 那个理的。”二大队队长嚷嚷开来。“不是有处废弃的荒宅吗,那地方宽敞,可以整理出来当做知青院给知青们住。” “那地方”村长猛吸一大口旱烟, 有点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