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1页 (第1/2页)
今日见到吹笛人那一身士兵铁甲便才想起来。 可是,《折柳曲》自己不熟悉,万古川还能不熟悉吗? 林泓看向万古川。 夜色里,万古川被月光勾出的侧脸轮廓深刻硬朗,挑不出一丝毛病。 所以,万古川在第一次听到这曲子时就什么都知道了。 他知道吹笛人的身份,甚至知道吹笛人为何吹笛,又为何只在村边吹笛,知道村里为何没有战士的亡魂…… 这几天,林泓当他是消极怠工,其实他什么都清楚了。但他当真是一点没说,直到看到那个被撕裂得只剩头的尸体,他才说“送你回去”——那时他是有把握的。 林泓突然有些心疼。鬼方里兴许都比战场上的屠杀好上很多吧。 万古川感受到了林泓的目光,也侧头看了过来。他一言不发,只是透过黑夜静默地看着林泓。 林泓抿了抿唇,轻轻拉住了他垂在身侧的手。 夜色朦胧,笛声带着呜咽和沙哑,风声轻轻吹着树叶“哗哗”轻响…… 万古川的头微微动了一下,林泓看不清他的神色。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第122章 莼鲈之思何时可归 林泓此时也什么都清楚了。 ‘天下不平不归家’——村里没有士兵的亡魂不是因为他们都还活着,而是因为这一句军令让他们连死后都回不了家。 林泓没当过征人,不知道军令如山的山是怎样一座不可攀登的险峰、不可移动的泰山。竟然连死后都在这乱世里有家归不得。 亡故的战士只能守护在村落外每夜吹着思乡的《折柳曲》,述尽牵挂。 同时,他也用这一曲笛音警告着战乱里的怨魂,守护着故乡的父老。 林泓不知道这个只剩下半个头的战士是如何拼尽全力才让那些癫狂的怨鬼们惧怕他至此,以至于听见他的笛声就尽数退去,不影响那些村民分毫。 这位战士只剩半个头,要看见是不指望了,不知还能听见他们吗? 林泓拉了拉万古川,他想再靠近吹笛人一些。 林泓的猜测是正确的,吹笛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靠近而作出任何动作,似乎听觉变得迟钝,并不能感知到他们。 血腥味和腐臭的味道越来越浓郁,林泓越走近就越觉得惊心动魄。 那吹笛人的上半个头颅是被并不锋利的东西砍断的,一下又一下地砍,才完全断开,伤口并不平整,一层一层的,入目全是鲜血淋漓的内里……在昏暗的月光下一片暗红…… 林泓只看了一眼就移开了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