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117节 (第1/2页)
吃了晚饭后,吴和国拉着杨继西又说了说房子建造,回到家看着长了两圈的孩子笑道,“这孩子一天一个样儿。” “还得亏那些鸡蛋,我吃得多,奶。水也足,孩子自然吃得饱,睡得好,”吴大嫂还有几天就出月子了,她娘过来照看了几天后,见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便又回去了。 毕竟她在这,就多吃一个人的粮食。 “等你出了月子,一定要去继西家看看,真漂亮啊!” “那我们家也弄好看点儿,”吴大嫂闻言笑道。 “我就是这么想的。” 杨继南去干活儿了,不然也会去帮忙,听说这事儿后,他对何明秀道,“以后老三家有点啥事,我们也跑快些。” “我也知道,这不是刚搬家,家里添置的东西多,还欠了我娘家一笔钱,得多干活儿吗?”何明秀无奈道。 “是啊,”杨继南点头,看着因为吃得好些,而头发没有那么枯黄的大花说,“不过我们家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 转眼就是吴大嫂家小儿子的满月席,杨继西一家送了孩子的小衣服,以及六个鸡蛋。 杨继康家送了十个鸡蛋,几把菜。 杨老汉他们这边就给了几把菜。 而何明秀他们给的是一双小鞋子,是何明秀自己做的。 他们现在是邻居,礼重一点,也时常往来,孩子们也互相照看些。 吴大妹和吴二妹还有吴大嫂娘家那边都来了人,就吴三妹没有回来。 席面上,也有些人专冲着吴三妹来的,就想把人说一顿,结果人家没来。 “我看是心虚。” “可不,自己的嫂子快生了,居然还把人家的生蛋鸡给害死了!” “我可知道这吴三妹不是吴和国一个妈生的meimei.....” 抱着孩子的吴大嫂正和孙桂芳说话,吴大妹和吴二妹过来时,脸上都带着不忿。 “她怎么能这样呢!” “从小到大就这个性子,好像我们欠了她一样。” 吴大嫂闻言收了笑,“反正她敢回来,我就敢打出去!” 孙桂芳本想起身避一避,让她们说说话,结果吴大妹和吴二妹压根不在乎她听见啥。 “这就是杨三嫂吧?” “真好看,而且你身上好香啊。” 孙桂芳脸一红。 吴大嫂哈哈大笑,好在杨二奶奶过来了,带走了孙桂芳。 吃了饭后,孙桂芳他们就先回家了,灶房里有足够的人帮忙,用不着他们。 “娘,这吴大哥的两位meimei比西哥小吗?” 孙桂芳问。 “比继西大,应该叫你弟妹才对。” 杨二奶奶失笑道。 “我就觉得称呼上有些不对,”孙桂芳笑了笑,“不过两位的性子倒是和吴大嫂有些相似,都是直爽人。” “可不,他们家就吴三妹脑子有病一样,”杨二奶奶说话更直,听得杨二爷爷嘴角微抽。 “得亏在家里这么说,要是在外面,别人听了一两句,就该说你了。” “那就说,”杨二奶奶冷哼道,“就现在这吴三妹敢回来吗?队里不知道多少人想骂她呢!” “消消气,我昨儿在于大哥那买了点晒干的野菊花,我加了点糖泡水喝,来,都尝尝。” 杨继西把菊花水端出来,一人一碗。 端在手里热乎乎的,孙桂芳凑近闻了闻,“淡淡的菊花香。” “所以我说于大哥他们真有一手啊,什么都能处理得那么好,”杨继西赞道。 “他爹就爱搞这些东西,以前还找草药专门送到镇上老大夫那呢。” 杨二爷爷喝了一口,有些烫,便端在手里暖手。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后,杨二奶奶忽然说起毛线的事儿,“这几天反正也没事儿,继西你们去县里买点毛线回来,我准备打几件毛线衣,这冬天快到了,穿毛线衣暖和些。” “那成,这个我也会,”孙桂芳连什么花样都想好了。 “再买点棉花回来,咱们做几件棉衣,我和你们爹都有棉衣,你们倒是少了些,得做几件。” 说着还要拿钱给他们,被杨继西拒绝了。 “我们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