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120节 (第1/2页)
杨幺妹笑道。 吃过饭后,大家收拾好,洗漱好后,在堂屋里坐着说了一会儿话便回房睡觉了。 刘家有客房,除去以前刘母住的房间,还有两间客房,所以杨继西还有刘章自己睡,孙桂芳和杨幺妹还有平安在一个房间。 翌日一早,杨继西便起来了,他是个闲不住的,把吹进院子里的落叶清扫干净后,刘章也起来了。 “走,去买兔子。” 杨继西说。 “好,”刘章点头,和他一起开了院门出去了。 听见动静的杨幺妹也起来了,孙桂芳刚一动,就被她按住,轻声道,“你帮我看着点平安。” 孙桂芳侧头看过去,平安睡得四肢摊开,小肚子一鼓一鼓的,特别可爱。 “好。” 杨继西跟着刘章走了一路后,发现今儿早上有些冷,就连路过时看见的水坑里都结了薄冰。 “今天真冷。” “可不,马上就腊月了,”刘章哈了哈手,企图温暖一下。 早上或者是晚上过来买兔子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张家并不觉得他们早。 杨继西看来看去,“最肥的大概有多重?” 因为是本队人的亲戚,张家汉子也愿意多说一点兔子的事儿,“最肥的从去年正月养到现在,喂的也好,八斤、九斤都有。” “来一只十斤的。” 带皮毛十斤,去了皮毛八斤多。 “行,等我一会儿,”张家汉子请他们去堂屋坐会儿,然后就出去了,大概二十分钟后,他提着一只大肥兔子进来了,“这只怎么样?” “行,”杨继西知道像这么重的兔子,张家肯定不只这么一只,但他没多问。 称出来有十斤多一点,张家汉子直接给抹了个零头,给了一块钱。 他们来的时候背了背篓,把兔子捆好放进背篓,二人便离开了张家,路上还遇见有人去买兔子。 “经常有人买来走亲戚啥的,”刘章解释道。 “挺好,”杨继西点头。 回去的时候,孙桂芳才把平安抱出房门,平安看见背篓里提出来的大兔子,顿时双眼一亮,“下来!下来!” 孙桂芳赶紧把人放下,平安颠颠地跑到大兔子面前,指着大兔子大声道,“兔子!” “还说得挺清楚,”杨继西摸了摸平安的脑袋,“是啊,大兔子。” “痛痛的。” 平安接着指着自己的嘴巴道。 “看来不会再想吃兔子了,”刘章轻笑道。 平安抱住他的大腿,刘章干脆把人抱起来。 吃了早饭后,杨继西他们就回家了。 孙桂芳借了他们家一个小背篓,把兔子装进里面,和杨继西一人背着一个背篓离开的。 “皮毛弄干净后,我做成棉衣领子,这么大的兔子,能做两个出来,一个给娘,一个给平安。” “好。” 他们原本就准备要给平安做一件棉衣的。 杨继西说起张家养兔子的事儿,“这兔子生得快,只要不生病,那兔子就能一窝一窝的来,一串串的长大,这可比养鸡强。” “那你知不知道这张家有个亲戚在rou联厂上班,不是屠户,是领导呢。” 孙桂芳轻笑道。 “还真不知道,”杨继西有些惊讶,“这样也能说得通,这背后没有人,也不敢养这么多。” 回到家十点不到,除了空间里的放起来的棉花和牙刷外,其余东西都拿了出来。 一只大兔子,五十个鸡蛋,四十八斤面粉,两斤瓜子,八斤二等棉花,还有毛线团,一罐麦乳精,一罐奶糖,一个保温壶,五斤左右的舒化饼还有营养粉。 “买了这么多?” 杨二爷爷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是保温壶吧?我在你们大舅家见过,这玩意儿可稀罕了!” 杨二奶奶最识货,看见了那个保温壶。 “是啊,这几样是大哥寄给我们的,我妈那边也有,这个是给我们的。” 孙桂芳道。 “兔子是今早上在老马沟那边买的,面粉和鸡蛋是找朋友买的,都不贵。” 东西归整到小库房后,杨继西先把兔子杀了放在灶房,接着处理兔毛。 “这么大的兔子,才一块钱?” 杨二奶奶坐在堂屋门口,一边吃着瓜子,一边问道。 “是啊,很多人买的,”杨继西回道。 “来来来,上开水了!” 这边杨二爷爷拿着保温壶高高兴兴地往灶房去。 “这人真是,“杨二奶奶笑骂了他两句,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