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_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 第1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 第142节 (第1/2页)

    但在部队内部,特别是在一些军医院里先用起来,必然对于整个军队来说都是好事。

    陈立当然同意。

    这件事也给了两个人希望,让他们更加多了几分信心,觉得破解第二套功法也有了可能。

    刘团一直觉得沈家这三个人挺厉害的。

    虽然做事低调,却时不时能给人搞出个惊喜。

    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想到,不过就是一个午休的时间,顾老爷子联合陈立就给他搞出来了如此大一个惊喜!

    对于老爷子弄出来的那套功法他其实垂涎已久了。

    当然,并不是因为个人原因垂涎,他之前提出要学的时候,老爷子毫不藏私的已经将整套功法都教给了他。

    只是在他提出想在团部的下属单位推广的时候,老爷子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也提醒他要慎重。

    因为这,刘团还真没敢将这套功法立刻推广开来。

    如今听说了功法得到了改进,很快就能看出效果,刘团怎么可能不由衷的高兴?

    在刘团看来,兵强则代表着国强,如果把军人的身体素质全都提上去,那国家的安定才能更有保障。

    别的不说,天灾之后,国家附近的邻国,有多少已经进入了无政府无组织状态?

    又有多少平民陷入了弱rou强食的惨境?

    国内受到的灾难并不比那些国家小,可因为军队还在,国家就一直存在。

    老百姓的日子虽然也苦,可至少还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生存环境,比起别的很多地方已经好多了。

    如果庄稼种出来了,老百姓的粮食问题解决,军人们再减少伤亡,最好能再培养出来几个异能者……

    刘团觉得,不说开疆拓土,瞬间跻身世界强国那肯定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刘团在这边因为功法的改进而兴高采烈的时候,那边付家父女也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天灾来得太突然,而且也太过于惨烈,它给人们带来的除了伤亡,缺粮,失去家园之外,还有知识的断层。

    很多的书籍,资料都被毁掉,找都找不回来。

    特别是古籍,很多甚至是没有备份的,丢失了就彻底从人类的长河里湮灭。

    除了杨先生心疼他那一屋子的书籍外,付家父女什么时候想起他们的资料也是扼腕不已。

    特别是付教授,他多少年的积攒和心血都因为一场地震毁于一旦。

    顾恺拿过来的那个软件虽然和他们之前收集到的各种文字资料没法比,但聊胜于无啊!

    最起码能够做以比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听说这软件是沈淙帮顾恺下载的,是在青州余震后为了有备无患特意帮他留存的资料,父女二人望向沈淙的目光都充满了赞许。

    同时也更加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忽略了那场地震!

    专家组一共在北宁待了十天,这期间他们和沈家三口一起交流探讨,同时也和他们一起去了周边的几个县市实地考察。

    而且也如愿见了目前为止发现的这三个异能者施展他们的异能。

    在沈家三人回家后的第三天,时宸就和灿灿一起回来了。

    因为年龄的问题,他们现在并不是工作组的正式成员,之前跟着去也是作为顾老爷子学生的身份参与进去的。

    老爷子都回来了,他们怎么可能在那里长待?

    代替老爷子布好阵,并检查过后,时宸就提出了离开。

    跟着兄妹俩一起回来的还有小梁,他是最清楚这俩孩子的底细的,知道灿灿是不可多得的水系异能者。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放心让别人送他俩,自然是要亲自跟着回来的。

    在见到灿灿的时候,专家组的成员全都震惊了!

    虽然他们知道这边一共出现了三名异能者,也知道其中一位年龄很小。

    但小成灿灿这样,还是让人意想不到。

    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提出想看一看灿灿施展异能。

    毕竟之前他们已经看了沈淙和顾恺的能力。

    灿灿一向是个听话的孩子,即便很多事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大人交待下来的事总是会乖乖完成。

    而她哥哥时宸又是个极为聪明的孩子,特别是在他彻底担下了家庭的担子之后,更是表现出来超乎同龄人的机敏和审时度势。

    在确定要跟着沈家人一起参与到政府建设之后,他就明白了meimei异能升级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下,监督灿灿练功自然就变成了时宸日常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为此他还特意求老爷子专门给灿灿制了个阵盘,以方便万一沈家人不在的情况下不耽误灿灿练习。

    有这样一个哥哥的随时督促,灿灿想不进步都没有可能。

    所以此时小姑娘的异能早已经不是最初那种水量连一盆花都浇不了的状态了。

    如果她施尽全力,一次性已经能够放出接满一桶水的水量。

    不仅如此,她手指释放出的水柱也不再是像没关紧的水龙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