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页  (第2/2页)
?    可他们做错了什么就要被怀疑?    朝臣们难道不惜命吗?他们选择了太子,赌的也是将来的从龙之功,赌的是子孙的未来,如何会本末倒置把自己赔进去?    如此一折腾一思量一合计,众人私底下直接拍板,谁爱证谁去证,反正自己不奉陪。    太子能因为一张不知底细的名单就怀疑他们,那日后也很有可能因为担心他们功高震主,而选择斩草除根以防万一。    这太子党,是他们不配了。    用礼部侍郎的话来说就是,上位者多疑,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你也不能这么明显地怀疑人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都用了多少年了,现在把帽子一扣就要我们肝脑涂地,没这么好的事。    如此,都不用俞寒洲出手打压,太子党内部就自己先瓦解了。    而国舅和皇后得知此事后,一个当场便呕出口血,晕了过去,一个气得连夜将太子宣进宫,大骂一通不说,还险些被老皇帝撞见。    不得不说皇后和国舅,对太子可谓是尽心尽力。    可无奈,恨铁不成钢,阿斗扶不起,他们再如何耳提面命,分析利弊,只要太子一天听不进去,那就一点用都没有。    皇后再手段通天,也无法越过前朝,直接干涉太子的事情。国舅爷再如何尊贵,也得跪拜太子,并不能以长辈自居。    如此,即便身边能人众多,太子他就是一个不用,能耐他何?    当然,太子会变成如今这样,也离不开俞寒洲的影响。    众所周知,老皇帝在玩弄权术这一方面,经验几乎为零,守成之君守到差点被外邦打上国都,这足以证明老皇帝的实力。    他是教不了、也不敢教太子的,如此,一切只能仰仗他的纯臣、也就是无所不能的宰相俞寒洲。    俞寒洲先是太子少傅,后来升了一品太傅,可以说,早些年俞寒洲是太子的伴读,后来成了太子的老师。    因此,无论是帝王心术还是基本的权术,理论上来说,太子都必须向俞寒洲学习。    可问题在于,太子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俞寒洲。    他甚至是忌惮、嫉妒俞寒洲的。    如此百般防备,千般不信任,又怎么能学到东西?    单单只是俞寒洲说出来的话,太子就下意识想要反驳,一句都听不进去,如何学习?    这样的对手,心智低下不成熟,被私心蒙蔽双眼,没有一丝一毫的压迫力,更没有东宫太子的气度。    俞寒洲不将他放在眼里,太子也认为俞寒洲瞧不起自己,连带着太子府中的幕僚,只要有夸赞过俞寒洲的,统统都被太子遣退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