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页 (第2/2页)
武后眸光沉下,这样办也不是不可,只是天子称病,镇国公主也称病,这不是明晃晃地把矛头都指向她这个母亲了? 婉儿翻了几本奏疏,从当中拿出一本来,呈给了武后,“太后,山东今年大旱。” 武后眸光微亮,接过奏疏后,提笔便在奏疏上写了批注,“命太平去山东赈灾,她不是在长安种了三年的地么,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婉儿悄舒一口气,从武后手中接过奏疏,“现下就拟诏么?” 武后点头,“要快。” 婉儿立即提笔,很快便拟好了诏书,呈给武后阅览之后,便交由厍狄氏送往了鸾台。 公主还朝一事算是暂时解决了,赈灾没个一年半载,太平是回不来的。 武后心头悬着的石头落下,赞许地看向婉儿,“记你一功。” “谢太后夸赞。”婉儿行礼。 武后却没有笑太久,笑容便僵在了脸上,“太平也不小了。”她心中有合适的驸马人选,可太平有先帝特诏在手,此事不由她这个阿娘做主。 “殿下与太后同心,他日还朝,想必会给太后一个满意交代。”婉儿垂眸安抚武后。 武后笑意深沉,“婉儿这是在为谁说话?” “天命所归,大势所趋,臣自是为太后说话。”婉儿不惊不惧,说得淡然。 “伶牙俐齿,倒是可堪大用。”武后说完,琢磨片刻后,似是打定了什么主意,却换了一个话题,“三日后的殿试之题,婉儿可想好了?” “臣已想好。” “说来听听。” 自从先帝崩殂,至今已经三年有余,其间诸事繁杂,兵祸不休。武后好不容易收整妥当,今年终是可以重开科举,选拔天下士子,所以她很是重视此事。 “题名,天下为公。”婉儿朗声回答,此题出自《礼记》。 武后听见这四个字后,忍不住放声大笑,“婉儿以为,哀家算这个贤者么?” 婉儿一拜,“太后可谓上上之人,当以‘圣人’自居。” “妄言!你好大的胆子。”武后打趣婉儿,却没有半点杀意,只觉心头快然,这个题目她实在是喜欢。 第114章 野心 朝廷诏令传至长安, 太平当即领命,同时写下奏疏,推举魏玄同代守长安。魏玄同当年因为上官仪一事被流配岭外,这些年累迁至天官侍郎。先前酷吏对狄仁杰下手, 也是此人帮忙求情, 加之狄仁杰不辩不抗,武后最后终是放了狄仁杰一马。 武后收到太平的举荐后, 犹豫再三, 还是同意了太平所奏。这几年来,酷吏横行, 收拾的大多是不臣武后之人。这魏玄同多年之前参与废后之行,若是武后在这个时候委以重任,反倒能给那些人心惶惶的官员们一颗定心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