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页 (第1/2页)
英王李显穿着朝服站在百官之首,瞧见武皇走近后,恭敬地上前扶住母亲。 武皇微笑,牵着英王的手一起走上龙台。 “阿显,你就站在朕的边上。”武皇扬声下令,殿上诸臣都听得分明。 他们纷纷向李显投来目光,经年阔别朝堂,四十多岁的他像极了一个小老头。武皇虽老,可在龙椅上一坐,那帝王之气油然而生,两相比较,不得不承认,李显太过平凡,平凡到穿着朝服也不像个皇家子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们很快便反应过来,急忙朝着武皇跪拜行礼。 武皇大手一挥,“平身。” 众臣起身。 “今日诸位臣工,有何要奏?” 就在众臣以为武皇要宣布大事时,没想到武皇反而张口问他们政事。 陛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百官们各有所思,惴惴不安。 正当此时,殿外响起了内侍的声音,“陛下,临淄王回来了!” 李显咬了咬后槽牙,武皇握住了他的手,抬眼对着他递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李显只得忍下,乖顺地听从母亲安排。 “咳咳……”李隆基踏入大殿时,捂着心口低咳了两声,垂首趋步穿过百官,走近龙台之下。 百官们看得清楚,临淄王颈边有好几处结痂的伤口,此时他双眼通红,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让人心生怜悯。 “祖母!”李隆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沙哑又哽咽,“孙儿回来了……呜呜……” 武皇气定神闲,淡声道:“回来便好,说说,皇陵那边的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隆基吸了吸鼻子,既然武皇帮他开了话茬,他便不客气了,“祖母容禀……孙儿那日照旧守陵,为阿耶抄写经文祈福……然后……然后忽然杀出十余名死士……”他说到动情处,扯开了衣领,让朝臣们看清楚他的伤口,“二话不说,便朝着孙儿脖子砍。” 武皇微笑,“你是怎么躲过这一劫的?” “幸得护卫忠诚,拼死护卫孙儿逃入陇西山林,借着山势地形,孙儿这才躲过一劫。”李隆基这会儿哭得更惨了,忽然重重对着武皇叩首,“孙儿恳请祖母彻查此事,还孙儿一个公道!” 武皇顺着他的话,故意问道:“众卿以为,该从何处查起啊?” 瞧见武皇主动开了口,当中一名李唐旧臣走了出来,手执笏板对着武皇一拜,“皇孙接连遇害,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便是嫌疑人。”他虽没有点明太平,可众臣都听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可公主已经被武皇秘密处置了,再深究此案,只怕也查不到什么。 当务之急,最该做的便是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