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4页 (第2/2页)
来,需要徐徐图之的计划就能够顺利推行。不必担忧继任者改弦更张,中断了进行到半途的改革。 做皇帝的心里非常高兴,表面上的生气却更重三分。 本来就知道理学院暗暗流传《心血运动论》。原想着等此学说暗中流传一段时间,再考验一下这批学生的反应。 不曾想被老三给搅黄了。乱葬岗一事将解剖学被摆到了台面上,不如就趁机试一试众人的态度。 索性将计就计。 朝会上老三与老四已经给摆出各自论点,该让众臣也表态,顺带让国子监、理学院、上书房的这些读书人也给表态。 于是,皇上发出了几道口谕。 让列位臣工与学子畅所欲言,为了医学研究该不该在人体上动刀。 如何回答才好? 众人观察后发现康熙尚未宽恕胤祯等六人夜探乱葬岗。 十天前,皇上罢一群请罪的人驱赶走,让十四等人就此事写自我反省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综合各路消息,反省书被送入乾清宫后,皇上没有消火,而近些日子的朝会都是板着一张脸。 另外传出风声。 自从三贝勒爆料乱葬岗一事,皇上接连几日宿在了钟粹宫,那可不就是在胤祉母妃的荣妃住处。 似乎无不反应了一个风向,康熙更倾向于胤祉的观点。 折子该怎么写,是要考虑清楚是否与皇上对着干了。 认同雍郡王所言之人,如果坚持本心上奏极有可能意味着被冷藏,别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事实上,康熙心情挺好的。 哪怕他没兴致找荣妃,但也谈不上勉强。荣妃上了年纪睡得早,不会没话找话非要他陪聊。 趁此安静时分,默默回想新出炉的《钦定骼体全录》。 那是他主张编译的书籍,就算不能每天睡前看几页,但也能闭起眼睛复述其中的骨骼血管走势。 康熙觉得自己真是足够仁善,没有将荣妃与解剖图一一对照。而给外界释放的误导信号就是一个筛选过程。 皇上需要听话的臣子,却不是每一件事都要顺从他。何时该顺从,何时该坚持自我,需要靠个人的悟性。 这此也是给老四送份礼物。 哪些人随波逐流,哪些人投机取巧,哪些人捧高踩低,又有哪些人毫不动摇,是能给试炼一波。 对于康熙的喜恶态度,并非谁都在乎。 胤禟从小锻炼出来了,只要他觉得想做,康熙喜欢或厌恶某件事都影响不了自己。 此次的解剖书事件,他难逃被问责,因为他是第一个把英吉利文翻译成满汉双语的人。这有什么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