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3页 (第1/2页)
宫人们的手上功夫都是很好的,汤菜连一星也没洒出来,却不免全被吓了一跳。 干爹,这是怎么了? 小太监用眼神询问扭回头来的黄禧。 黄禧瞪了他一眼,朝后摆摆手,急急忙忙把茫然的众人赶回外间。 里面的仍在说着话。 “御史们虽有监察的职责,能行使弹劾的权力,但毕竟也是官员,不能做得全面。”朱标轻轻摩挲手上精致的茶杯,皱眉组织语言,试探性地表达着自己还不成熟的计划。 “拱卫司的探子发展得很好,可不能融入朝廷,只是皇家私兵。儿臣以为,父皇需要建立一个新部,使百姓能够上达天听,清流能够避开权贵。” “至于效率问题,镇妖司在儿臣的授意下陆陆续续研究了一些东西,勉强还能让人满意,相信之后可以大规模使用。” “咱其实也有这意思!”朱元璋道,“咱打算弄一个通政使司,叫他们专门传递内外章奏和四方陈情,有什么申诉、状告,通通可以给咱送来,只要拿上奏事便的牌子,就不许阻拦,直入皇城,政通如水。” 太子有和自己一样的想法,让朱元璋在兴奋之余感到开心,心中除了舐犊深情,还升腾起一种知音难觅的惊喜。 作为一个独裁统治的封建皇帝,朱元璋的很多理念在文武百官们看来是不可理喻的。 虽然他并不需要被人理解抱负和梦想,也不屑于获得谁的支持,但朱标対底层穷苦百姓的在意使他非常满意,没有经历过饥饿和贫困折磨的天潢贵胄,能做到这个地步,不用说也知道其难得程度。 标儿不仅是咱朱重八的儿子,还是朱元璋的继承人,大明迟早要到标儿手里,只要保持住为民的心,咱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朱元璋开始傻乐。 乐完以后,他继续道:“标儿,其实咱还有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咱问过你娘了,她觉得挺好,咱再说给你听听。” “嗯。” “咱要在紫禁城的城门外面弄一面鼓!” “鼓?”朱标怀疑自己听错了,再一看朱元璋,他显然是认真的。 “対,登闻鼓。”朱元璋道,“不管是谁,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哪里来的,都可以去敲咱的鼓,再派一个御史去门前管着,鼓一响,声音传遍皇城,便把人带进来见咱。” “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朱标思考片刻后说道,“如果人人都可以面圣,冤情如何判断?先后如何抉择?若是一些小人热衷于从中牟利,占用父皇处理公务的时间,党同伐异,平衡利害,造成的损失远多于……” 朱标顿了顿:“父皇,不如这样。在登闻鼓上另设两条规矩,一,凡死刑者行刑前一天方可击鼓,二,上书通政使司无人过问方可击鼓。满足这两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