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逆兰(重生) 第5节  (第2/3页)
姨奶奶终于开腔,柔柔地插了句公道话,“我肚子里的这个还小呢,哪里帮得上大爷什么。”    “那就煦儿帮他!”杨老爷斩钉截铁地道,“煦儿是老大,本来也该扶持底下的小兄弟,都是一家人——”    “老爷,大爷。”    一个丫头急匆匆跑了进来:“前院有人来送奠仪,说是奉沂王之命,杨管家不敢接待,请老爷和大爷赶快过去。”    “……”杨老爷终于停止了他的畅想,震惊道,“沂、沂王?!”    虽然同住一城,但亲王尊府,对他来说是高不可攀的所在,从前从没有过来往。    陆兰宜扶着翠翠,慢慢转身往外走。    她真正在等的就是这个,听见了,就不必再留下了。    上一次,杨文煦也是这样和沂王府搭上线的,即使这回让她搅和了杨文煦的晋升,他们提前回来了,这件事还是没有变,而是跟着修正了时间线。    想来天意已定,想要逆天而行,总是很难的。    “奶奶。”    翠翠的关注点不在这个上,一边随着她走,一边把之前攒下的话语迫不及待地倒了出来,“原来周姨奶奶有了啊,怪不得她在家里这么大脸面。”    “大爷不高兴。”铃子也插了句嘴,“对奶奶也不好呢。”    还在肚子里的兄弟,什么忙都帮不上,将来前程嫁娶,样样倒免不了要替他cao心。铃子虽然小,这个道理也是懂的。    暮色四合,前院本来渐悄下来的奏乐之声忽然大作——自然是为了迎接沂王府人。    陆兰宜听着乐声,笑了笑:“没什么不好。是喜事啊。”    作者有话说:    要赶编推字数,今天双更哈,不过就今天(小声)。    第5章    杨家定于四月初一,也就是陆兰宜等人赶回益都的第二天出殡。    停灵这么久,实在不能再拖了,杨文煦已经归家,沂王府都派人送了奠仪,生者亡者的面上都赚足了光彩,也再没有什么好耽搁的了。    兰宜没有跟着去,都知道她病得重,一路靠参汤吊命吊回来的,杨家的祖坟在城外乡下,送先人入土是个极累人的活计,硬摆弄了她去,只怕她得就地跟杨太太埋一块儿。    姜姨娘代替她去了。    杨家大半人口也跟着去了,周姨奶奶因为怀了身孕,杨老爷心疼她,特地发了话,得以留了下来。    她又来看兰宜,站在门槛外不进去,隔帘望着兰宜笑:“大爷和大奶奶这处院子是我叫人收拾出来的,赶得急了,不知道漏了什么没有,大奶奶住着还妥当吗?”    兰宜点点头,让翠翠请她进来坐。    周姨奶奶才进来了,挨着坐了半边椅面,脸上殷勤的笑容没有消失过:“我瞧大奶奶歇息一晚,今儿脸色好多了。可千万不能再劳累了,手头缺了什么使用,或是要做个什么事,都只管告诉我,我替大奶奶做。”    兰宜又点点头。    她其实不只歇息了一晚,昨日上午进的城,后来大半天她都睡过去了,什么也没干,傍晚起来走了几步,看了场热闹,回来吃了第二碗粥,倒头又睡一夜,把路上缺的觉全补回来了。    这会儿只怕比同样一路奔波、昨晚还要给杨太太守灵然后一早又出门送葬的杨文煦还精神些。    “大奶奶真是个和气人。”周姨奶奶张口夸她,“我从前没见过大奶奶,大奶奶没到家时,我心里还紧张,问老爷,老爷说,大奶奶最是孝顺温柔的一个人,从前侍奉太太,没驳过一回‘不’字,叫我把心放到肚子里。我如今一见,果然老爷说得一点不错。”    兰宜垂眼,勾了下嘴角。    她从前确实是那样的。但直到杨太太死,她在杨太太眼里不过是一个生不出孩子来的、没用的、只有娘家有几个钱的儿媳妇罢了。    到杨文煦中了举人,她便连后面那一点儿好处也没了,陆家只是土财主,杨文煦的举人功名要值钱得多。陆杨两家能从乡下走出来,立足府城,靠的都是杨文煦。    “姨娘有身子,还要管家,也不要太劳累了。”陆兰宜回了一句。    周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