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浮图关 第76节 (第2/2页)
能机,陆诏年照名片上的手机号码加了领队微信。领队姓李,有潜水、滑雪、急救等一堆资格证,这两年专门做川藏大环线。 他们这次有一个为期十五天的深度行程,走川滇臧路线,结合徒步与越野,一路到拉萨。 晚上十点过,老李回复了陆诏年的讯息。他们后天就要出发,约陆诏年明天去面谈。 陆诏年犹豫了三分钟,应了好。 * 钟表倒转仍然没停止,陆诏年无法控制意识与身体剥离的感觉,一晚上也没能睡着。 第二天早上,陆mama瞧着陆诏年脸色不好,有点担忧。陆诏年谎称睡好了,回房间擦了乳霜,用睫毛膏刷了睫毛和眉毛,再涂了唇膏。 陆mama骄傲地说:“真好。” 舅舅的车行在李子坝。陆诏年坐公交车到较场口,直接乘二号线过去。 二号线是山城建设开通的第一条轨道交通,最初采用日本日立公司设计生产的单轨列车,噪音较小。为此陆诏年特地研究过资料。 不过陆诏年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二号线上的风景。这条线路沿江岸而建,一路能看到底下落错的公路与高架桥,沿江楼房与顶楼的菜圃,还有穿进李子坝楼房,过佛图关时郁郁葱葱的山林,像是电影中的画面。 二号线后来写进了这座城市的名片,供游人观光打卡,陆诏年也没有一点反感。或许是无意中听说佛图关旧作“浮图关”,是古时的城门关隘,出了浮图关就等于出了重庆城,陆诏年总觉得这条线路有点特别。 到了地方,老李想试陆诏年的技术,让陆诏年在李子坝那条弯弯绕绕的盘山路上开个来回。 “我们不止是走国道,高原上很多路不好走,你如果有高反的话,有点麻烦。”老李说。 陆诏年熟悉这些话术,无非是想跟司机杀价。她也不废话,说:“我会修车,修发动机。” 陆诏年和老李签了合同,购买了旅游意外险。 * 出发前一天,陆诏年找辅导员顺利开到病假条。辅导员玩笑说,再这样下去,别说保研资格了,你很可能被退学。 陆诏年把讲座布置的作文放在办公桌上,揣上假条走了。 尽管陆诏年抱怨,学校不花心思搞学术,净搞这些政治任务,还是认真写了作文。陆诏年觉着,人总要记得历史,不止是宏大叙事的那些。 辅导员拿起作文一瞧,陆诏年写的是,“论抗日救亡中贫困群体:集体失声”。 晚上,陆诏年约孟柔吃饭,就在家楼下的老火锅。 孟柔给了她一块户外防水腕表,陆诏年怀疑这表不菲,孟柔说,没事儿,坏了就坏了呗,那律师送的。 陆诏年戴上,回家跟mama显摆。 陆mama把几幅中药?????装进陆诏年的行李箱:“你记得煎来喝。” 由于这个梦游症,长这么大了,陆诏年都没有过宿舍生活。陆诏年每次出门在外,陆mama总担忧。这回,mama比往常淡定,让陆诏年感到反常。 陆mama说:“mama希望你健康、快乐,其他的都不重要。” 陆诏年既不够健康也不很快乐,像是生来,灵魂里就少了点什么。 然而陆诏年更是个逻辑怪物,从不浪费一秒钟矫情,她对mama粲然而笑:“重要,怎么不重要,我可是要靠美貌吃饭的!” * 六月五日早晨,陆诏年驾驶车队的吉普上了路。 雨雾中,视野里的一切时钟,恢复了秩序。 ******************************************************************************************************************************************************************************************************************************************************************************************************** 作者有话说: 某人抄笔记:帮小年吃她不喜欢吃的,还会做小年喜欢吃的。 第三章 陆诏年跟在老李的车后边, 车上几个人是在路上接到的客人,与陆诏年一般年纪,一对恋人。陆诏年嫌他们吵, 让他们蓝牙连接车载音响,放音乐。 快出市区时,他们听到了防空警报。 “怎么了啊?” “纪念日啊,抗战的时候......” 陆诏年才在讲座上温习了,自一九九九年《重庆市人民防空条例》施行以来, 每年的六月五日, 重庆都会鸣放防空警报,以纪念抗日战争中大隧道惨案罹难的同胞。 听长辈说,她小时候很怕这个声音。长大渐渐不怕了,但还是觉得凄厉。 陆诏年调大了音乐音量, 把警报甩在身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