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  (第2/2页)
看看,路小子自从唱了那首歌每天都有人捐款,麻烦麻烦!”    新来的书记坐在桌前清点学校用品,他手指拉下鼻梁上的眼镜,眼珠子往上一抬,瞧村长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故意打趣:“你嫌钱多就不收,得了便宜还卖乖!”    村长也不恼,笑着收起捐款单,“还是麻烦点好啊,山里的苦娃娃们都能送出去咯。”    书记脑海里浮现孩子们的脸,他手指又将眼镜推上去,“我记得咱们山里是不是走出去一个男孩啊?”    书记没来两年还认不清名字,村长倒是能脱口而出:“你说的是黄胜那小子吧,那可不是走出去的,那可是人家爬出去的!”    村长回想起黄胜出山的那天,不禁掏出了自己的烟杆子,敲着手心回忆起过往。    自从路长青走后,谷村还是谷村,只不过孩子们心里除了父母,多惦记了一个人。    他们灰头土脸地围在一起,掰着指头数自己的年纪。    只有年纪到了,他们就能去城市打工了,就能赚很多钱,还能见到父母,像那个帅气大哥哥一样有出息。    山里的孩子以为打工赚钱就是幸福团聚的起点。    后来,村里来了很多泥匠师傅,听说是乌龙山村来的,来帮忙建新学校的。    谷村就有了水泥路和大学校,外面又来了很多朝气蓬勃的新老师。    再后来,他们每个人都换了新课本,有了两个新同学叫做黄蓉和黄胜。    之后,乌龙山村和谷村有了农事合作需要劳动力,一个空巢老人村和一个留守儿童村迎来了他们的家人。    回家和团聚不再是做梦。    孩子们才发现自己的认知是错的,打工走出大山并不意味着团聚,而是没得选择,但学习走出意味着自己有机会获得选择的权利。    再后来,他们中的黄胜因为获得国一作文大赛奖被市里高校破格录取。    他是把残刀,他想插进高山松雪里制造一场雪崩,他想插进酸溶泥浆里感受自身融化。    他写道:“作为刀,我并不恐惧死亡,而是奴役它威胁生命。”    他不锋利,也不向往自由,偏执而又坦然地谈论死亡。    黄胜的字没有章法,生硬的撇捺就像是小学生的文字痕迹,但他用强烈的情感打破了文字的框架,溢出磅礴而又野性的力量。    黄胜拿到奖金将家里的欠款还清,就要去市里读书。    那天,村长和黄家人在门口送他,黄胜从轮椅上滚下来,双手交替抓着地面爬出了谷村的门。    黄蓉哭着喊黄胜,黄胜没回头。    从那以后,黄蓉就更努力学习,争取去市里和哥哥相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