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安侯 第675节 (第2/2页)
,李穆等人更是被请出了礼部会馆,逮到了一处别院里居住,禁止任何人进出探视。 值得一提的是,某日喝的大醉酩酊的卫王殿下,跑到这处别院门口大吵大闹,对李穆破口大骂,却也没有能够进得了这处院子,被人给挡在了外面。 …… 另一边,沈毅终于快要离开建康。 在他提出的构想之下,邸报司已经开始组织第一届的“征文”活动,征文的主题自然是“神州一统”,而这一次征文的头三名,将会破格录入邸报司,成为邸报司编撰,并且还有赏银。 更关键的是,本次征文不限文体,不限字数,只要生员以上,都可以参与! 这就让建康城里的那些落第举子们,以及还没有中举,只能在大街上给旁人写信维生的穷秀才们,立时红了眼睛。 不过这一切,对于沈毅来说,已经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他现在,已经不能算是建康城里的小鱼小虾了,哪怕是中书几位宰相,也不得不把他当成重臣看待。 再加上,邸报司明面上的这些业务,本来就不归他管了,他提出了个概念之后,自然就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临离开建康的前一天,沈抱着女儿,送自己的老父亲沈章离开建康,返回江都。 虽然这种时间点,沈章留在建康自是最好的,不过大伯沈徽生了病,小弟沈恒的婚事在即,很多事情也需要回江都,跟江都的陈家商议,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回去一趟。 因为怕沈章出事,沈毅从自己的随从里分派出了四个人,跟在沈章左近,卫护他的安全。 送别了父亲之后,沈毅又陪了家人一天,到了下午的时候,他才换上了官服,进宫向皇帝陛下请辞。 刚进甘露殿,沈毅刚要行礼,就被皇帝挥手阻止,吩咐沈毅落座之后,皇帝陛下微微皱眉,开口道:“沈卿来的正好,朕正有事情寻你商议,方才内卫急报,王兄他……” “似乎给齐人扣住了。” 听到这句话,沈毅抬头看了看皇帝,然后又飞速低下头,思考了一番之后,开口道:“陛下在国书上,让齐人割还两省,想来这国书上的内容给齐人提前知道了,他们不想丢面子,又不想再起战事,故而只能暂将世子扣住。” “不愿意还给朕两个省,那就否了这一次和谈就是。” 皇帝陛下有些生气:“竟扣押了我朝正使,这帮蛮夷,入关六十余年了,还是不通礼数!”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沈毅,见沈老爷面有异色,皇帝再一次皱眉:“沈卿莫不是以为,朕是故意让王兄给齐人扣住的?” 沈毅连忙低头:“臣绝无此想,臣只是觉得,这些齐人……” “实在是无可沟通,他们能够听得懂的,只有箭矢与刀剑!” 皇帝闻言,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揉了揉太阳xue,开口道:“王兄是晋王叔的嫡长子,又是晋王府的世子,朕不能让他身陷北邦置之不理。” “内卫的信毕竟是急信,不能算作公文,朕再等个十天半个月,如果燕都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朕即再遣使者,去燕都迎回王兄。” “沈卿你回淮安之后,继续练兵强兵以慑齐人。” 沈毅恭敬低头道:“是,臣一定不负圣望……” “臣明日一早,便动身赶往淮安,此次进宫,便是向陛下辞行的。” 皇帝闻言,走到沈毅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记住朕说的话,淮安近段时间要求稳,不能被那些老头抓住话柄。” 沈毅连忙点头。 “臣省得的。” 第九百零八章 入幕之宾 次日一早,沈毅告别家人,动身返回淮安。 送行的人不多,但是也不算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沈家的家人之外,现任吏部员外郎宋应,也告了半天的假,前来相送沈毅。 这位宋员外,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袱,对沈毅行礼之后,将包袱递在沈毅手里,笑着说道:“子恒,这是岳母昨天与我的秋衣,托你带去淮安交给二弟。” 沈毅伸手接过,然后瞧了一眼这位正在平步青云,前程无量的吏部司官,微笑道:“这种小事,宋师兄找人送来就是了,如何亲自跑了一趟?” 宋应微微摇头:“送衣是一方面,更要紧的是来送一送子恒你,子恒这一年在淮安,为国杀敌,大破齐军,名声已经遍传大江南北。” “如今,建康一些书馆里,都有说书先生在说子恒破齐的话本了。” “如此功劳,愚兄心中也是佩服得很,只恨自己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否则也跟二郎一样,与你一同到淮安去了。” “师兄说笑。” 沈老爷哑然失笑:“师兄将来,是要封疆入阁的,没有道理去前线与齐人拼命。” 宋应的官升的非常快。 他给赵家做女婿,算起来也才十年左右而已,十年时间,他已经从新进士升到了吏部员外郎,极有实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