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安侯 第717节 (第2/2页)
沈毅拿到顾家的消息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告知顾老头,便是担心这个。 他不止是担心自己一个人沾染上后宫争斗。 他的兄弟沈恒,跟他就是天然的,不可分割的政治盟友,如果他跟皇长子亲近,那么沈恒也难逃脱,非得跟着掺和进来不可。 心里,沈毅心里才一直有所犹豫。 而现在,沈毅已经不怎么担心,自己掺和进后宫争斗了。 因为…… 皇帝陛下的态度很微妙。 他甚至让皇长子李望,称呼自己为“叔叔”。 这本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位“饼哥”,多半也见不得沈老爷这种“完美无缺”的臣子。 当初,沈毅在东南做事情的时候,皇帝就给沈毅安排了一个外宅,借以约束沈毅。 现在,他似乎是在有意无意的让沈毅,与皇长子搭上关系。 虽然这一层关系,现在对沈毅来说,不会有什么约束力,但是将来,未必就不是一根栓住沈老爷的缰绳。 从这一点考虑的话,这件事情与顾师本人,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沈毅看向眼前这个有些伤心的老人家,微微叹了口气,轻声道:“顾师,您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今后这个私塾,您想办就办,不想办也可以停一停。” “我过些日子,就要北上淮安了,我不在建康的时候,会让子常常来看你。” 顾老头心里依旧有些难过,这位向来洒脱的老先生,竟然拉着沈毅的袖子,零零碎碎的说了好些话。 沈毅宽慰了他好一会之后,这才动身离开大义坊。 走到大义坊门口的时候,沈老爷下意识的看向皇城方向,在心中喃喃低语。 “惠妃对面,是庞大的后族……” “还有将来可能出现的皇嫡子。” 他吐出一口浊气,眯了眯眼睛。 “陛下的帝王平衡之术,越发没有烟火气了……” 第九百五十七章 监军 因为有高明帮着沈毅跑各个衙门,没过几天,沈毅需要的东西,就基本上全部拿到手了。 首先是朝廷允许淮安军扩军的圣旨,以及兵部的相应文书。 这份圣旨,是最要紧的东西。 因为圣旨上写了四个字。 便宜行事。 意思就是,让沈毅在淮安,怎么方便怎么来,不必事事上报。 这就让沈毅,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他不仅可以决定淮安府境内的事情,还可以决定淮安军的打还是不打,要不要打到更北边的地方去。 除了朝廷的圣旨之外,朝廷的兵丈局也开始全力开动,给淮安军生产甲胄。 在这件事情上,户部很痛快的给拨了钱,以兵丈局的速度,估摸着半年时间之内,就能陆续把淮安军需要的甲胄,以及箭矢,武器之类的军备,送到淮安去。 到这里,沈毅需要在淮安准备的事情,就准备的差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兵部尚书姜简的孙子姜明,已经动身赶往淮安,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去的,还带去了一个小伙伴。 兵部侍郎梁巩的儿子,梁丰。 虽然没有带去太多人,但是也算是给淮安添了一点点助力。 这些在淮安的准备工作做完之后,沈毅能够留在淮安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好在今年的淮安,不像去年那样战事吃紧,因此沈毅没有必要急着赶回去,可以在家多陪家里人待几天。 到了正月二十一这天,沈老爷正在家里喝茶的时候,有人登门拜访,莲儿过来说是一身绯色官服,身前是孔雀补子。 在建康待的久了,跟着自家小姐走动在建康的贵妇圈子里,莲儿自然认得官服的品级,知道这是三品官的制式,因此特来通报沈毅。 虽然沈老爷现在也是三品官,不过他这个三品官在建康,多少有些发虚,听说是三品官来了,也不好怠慢,就跟着莲儿一起出去相迎。 走到前院,沈毅终于看到了这位来访的客人。 看起来也就四十岁出头,这个年纪混成三品官,可以说是年少有为。 这人见了沈毅之后,立刻快走两步,笑呵呵的拱手行礼:“见过沈侍郎。” 沈毅打量了这位三品官一眼,只觉得特别眼熟,但是却有些想不起来是谁了,于是也拱手还礼,笑着说道:“这位兄台何来?” 这人笑呵呵的看着沈毅:“沈侍郎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我了。” 沈毅苦笑道:“告罪告罪,最近一两年时间,事情实在是太多,小弟有些记不太住了,敢问阁下是……” 这人微笑道:“我姓袁。” 他提醒道:“前两年与沈侍郎,在福建见过。” 沈毅这才猛然想了起来! 他的确跟这人见过。 当年,朝廷……或者说皇帝陛下,为了帮助新任福建巡抚程廷知,在福建站稳脚跟,曾经派了三法司的官员,去福建给程廷知清场子,同时也是站场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