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氏族 第1167节 (第1/2页)
“中原纷争都是底蕴深厚的诸侯们间的较量,我在枫林城那点根基不值一提,所以这些事跟我关系不大。” 他不想顺着老者的谈话轨迹往前走,免得被对方左右。 老者转头直视他:“不,关系很大。隔绝内外的结界是由五位天外境先贤布下的,彼时全天下拢共就五位天外境,而现如今,除开寡人东土就有了四名天外境! “加上你就是五个。 “若是诸方合力,结界未必不能破开。” 闻听此言,赵宁倏忽一怔。 他没想到破开结界的条件居然已经具备! 但他按捺住了心头的激动,没有冒然说什么。 老者盯着他继续道:“问题在于,众人是否愿意帮助你做成这件事。又或者说,打破结界沟通异界,能否成为本界天外境的共同意愿。” 赵宁默然以对。 此界人心不齐,而千年前沟通异界又曾带来巨变与大灾,想要各方同意打破结界并不容易。从大局上考量,除非本界做好准备再战异界,否则这件事没有可能。 但事情又不是如此简单。 首先,老者刚才提及的天外境高手只算了人类世界,没有提及凶兽。 其次,东土已有这么多天外境,那西土呢? 凶兽与西土是什么打算? 赵宁能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 他们又为什么要帮赵宁? 再战异界会不会成为此界共识? 就算不能成为共识,一旦权力斗争的局面失控,某些势力会不会因为某些不为人知原因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私下串联,凑够打破结界的力量后突然把事情做了? 局势格外复杂,而且藏着许多凶险。 赵宁看向眼前这位此界第一个来找自己的天外境,即将入土的东土世界王者:“不知大王有何打算?我又能为大王做些什么?” 第一三二五章 往事与神器 虽然眼前这位王者把黎民苍生挂在嘴边,表现出了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但赵宁并不会轻易相信对方,决定先探探对方的虚实。 见赵宁终于问出这个问题,老者直言不讳: “寡人希望道友以天下为念,襄助王室稳定中原,避免苍生陷于因诸侯们私欲而掀起的战火。” 赵宁闻言了然。说到底,老者还是要他帮助王室。 这不出乎赵宁预料,若不是为了这个,老者亲自跑过来干什么,让赵宁保证王位禅让顺利进行吗? 若是老者真有这份心,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帮忙,黄氏与梁氏都有天外境,无论哪一方获得老者的王命禅让都能顺利接过权柄。 心中已经确定老者的想法,但赵宁还是多问了一句:“据我所知,王位一直是禅让制,现在大王却想把王位留在夏氏,这是想夏氏子孙永世为王?” 老者毫不自惭愧疚,反而郑重其事地道:“所谓禅让,不过是实力为尊。若是天下有人实力第一、众望所归也就罢了,倘若没有,那必然是诸侯争雄,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死伤无数。 “唯有摒弃纷争,天下才能太平,黎民方能免受战火荼毒。 “今时如此,往后也如是!” 这番话自有它的道理,虽然赵宁并不认为那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此界现有的条件下,王位禅让制变成世袭制的确可以减小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降低流血牺牲的可能性,让秩序稳定一些,令百姓少受苦。 眼下为了壮大自身实力争夺王位,阳城几大氏族可是在加倍掠夺百姓精气、征收赋税。 但要赵宁就此坐上夏氏的船,他不会答应。 所以他不说话。 老者对赵宁的沉默并不感到意外,他指了指河边的一块青墨大石,跟赵宁一起坐了上去,而后不紧不慢地道: “若是道友愿意匡扶大义,夏氏必定投桃报李,届时天外结界怎么都能开一道缝隙,让道友回到自己的皇朝。” 王位交接后,夏氏继续统领天下,用王权命令中原天外境做点不损害自己的事没道理不成,赵宁完全可以借此回归。 道理看起来很简单。 但赵宁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这得权力格局稳定下来,诸方重新唯夏氏马首是瞻,可这回的王位之争空前激烈,要秩序彻底稳定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次,谁能保证王位之争的过程中没有死伤,不折掉一两个天外境? 再次,赵宁说到底也就是天外境之一,凭什么有他襄助,夏氏就一定可以稳坐王位? 最后,赵宁是想回去,但并不是回去了就不来了。此界如此丰饶,灵气这般充沛,他岂能置之不理? 就算他愿意不干涉此界,赵玉洁愿意吗?要是赵玉洁不断借助此界之利变强,赵宁置身事外岂不是坐困愁城? 既然要回来,还要利用此界强大自己与大晋皇朝,那就得践行革新之道,这与封建王权是矛盾的。 抛开这些不谈,赵宁看着老者:“除了大王,王室尚无别的天外境,大王何以确定有我相助,王室就能稳有王位?” 意思很明确,老头儿就快入土,他死之后夏氏没有天外境,就算得到王位也坐不稳;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