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1/2页)
    时序看看表,“走吧。”    “去哪?”    “县城。这周末教育局有个会,我得到场。”时序问,“你要不要也去放放风?”    当然要!    祝今夏一声欢呼,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宿舍收拾。    人影绝尘而去。    时序没忍住笑,刚想叫你慢点,不着急,顿珠不知打哪冒出来。    “你要去县城?”    “嗯。”    “祝老师也去?”    “嗯。”    “那我也去。”    时序收回目光,“你去干什么?”    “带她玩啊。”顿珠理所当然,“来者是客,你开你的会,我就当东道主,陪她一起过周末。”    时序一票给他否了:“你不许去。”    “为什么?!”    “摩托太小,坐不下你。”    话刚说完,巧了,修车铺的老李从马路下面走过来,大老远看见时序,拎着钥匙喊:“校长,车钥匙我给你送过来了!”    老李的卡车常年停在学校外面的空地上。    时序一时无言。    “你管老李借车了?”顿珠立马嚷嚷起来,“那么大一卡车,坐不下一个我?”    时序懒得跟他废话,迈开步子朝老李走,头也不回扔下句:“反正你不许去,别当我不知道你动什么歪脑筋。”    顿珠不服,跟上来,“我动什么歪脑筋了?动了脑筋又怎样?”    “她大你九岁。”    “九岁怎么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男未婚女未嫁的——”    “你知道她嫁没嫁?”时序回头冷道。    顿珠一愣,脚下也停住了。    “……啥意思?”    “没啥意思。”时序从老李那拿了卡车钥匙,回头警告,“她来一趟,迟早要走,不该有的心思你趁早收起来。”    等到祝今夏背着双肩包出来,小卡车已经停在学校门口了。    卡车后面整整齐齐坐了两排人,于小珊在,顿珠也在,学校捉襟见肘的教职工几乎全在这了,大家说说笑笑,难掩兴奋。    祝今夏打开车门,“什么情况?”    抬头就对上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时序:“什么情况?小学生没走完,后头还剩了几个。”    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老师们又多半没车,有摩托的都算经济条件好的。逢周末顶多去趟最近的牛咱镇,县城是不敢想的,毕竟驱车都要三个多小时。如今知道校长要开车去县城,纷纷蹭车。    这才有了小学生春游的盛况。    大家都去,时序也不好再拦着顿珠,顿珠一阵得意。    车一上路,时序就头疼起来,后视镜里,得意的顿珠小学鸡正带领大家放声高歌。    歌是藏语歌,祝今夏一个字都听不懂,但不妨碍她听个热闹。    路的一边是苍翠青山,一边是奔腾的金沙江,日光下,车后歌声悠扬,飘向远方。    难怪都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她看着前路,不由自主弯起嘴角。    时序问她笑什么。    “就觉得很难得。”    “什么难得?”    “什么都难得。”    人在山里,快乐也变得极为简单,去趟镇上,唱首歌,吃碗面,都能叫人欢欣鼓舞。    说到吃面,车行一半,时序方向盘一转,拐上小坡,停在路边的小镇上,说要请大家吃面。    车后的歌声又无缝衔接上欢呼声。    这是个很小的镇子,放眼望去就这么一条街道,零零散散几家商铺,几栋小楼,大下午的还大都闭店了。    偶有车辆经过,扬起一阵尘烟。    面店也小,只摆了四张桌子。水泥地,墙面黑乎乎的,墙壁上的风扇有气无力转着头,吹得像快断气了一样。    时序挑了张桌子,脚一勾,带出椅子,“坐。”    顺手抽了张纸巾替祝今夏擦桌子。    老师们陆陆续续跳下卡车,走进店里,坐满了四张桌子。于小珊坐在祝今夏旁边,调侃道:“校长请客,咱们该不会一桌一碗面条,大家分着吃吧?”    “那多费钱啊。”时序坐在她俩对面,“当然是我吃面,你们喝面汤了。”    大家都笑起来。    老板在里间烧水,老板娘出来招呼大家,时序似乎和她很熟,寒暄两句,跟着一起绕到灶台后。    祝今夏听见老板娘笑吟吟叫他小哥哥,当下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