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节 (第4/4页)
拜仪式都是由这些寺院神社主持的。随便找个由头,说卜卦不吉,就能把葛城弄得焦头烂额。别忘了,他只是太子,又不是大王。只要我说天照大神降下凶兆,说迁都激怒了四方神灵,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守卫着京城,保护着大王的平安,现在葛城要把都城迁走,那他们又怎么办?每年大王亲自献上的各种祭品再也没有了,那他们又何必还为了大王保卫京城呢?就让恶灵们随意胡为吧!” “sao,还有这种玩法?”王文佐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其实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生活在两个世界,在王文佐看来,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而在古代人眼里,这个世界是人鬼神杂居的,崇信万物有灵论的古代日本人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飞鸟京周围众多的神社寺院的保护,人们又怎么能正常的起居生活呢?没有这些寺院神社的默许,中大兄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你明白了吧?为啥当初葛城虽然恨我入骨,却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明白!”王文佐点了点头:“那后来中大兄就再也没提迁都的事情?” “没有,不过他每年总要去几个月近江,还在大津修建了一座宫室给自己住!”琦玉笑道:“既然你也这么喜欢大津,那这座宫殿就赐给你吧!” “微臣多谢陛下了!” “一座宫室而已,也算不了什么!反正向东还有无边无际的土地可供开拓!”琦玉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葛城实在是太傻了,明明向东还有那么多肥沃富饶的土地,却总是想着从新罗人手中拿回任那四郡,真是太傻了!” 王文佐笑了笑,琦玉的观点其实在大和王国内部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实中大兄皇子在历史上白江口之战后,也调整了大和王国的扩张方向,将矛头指向东北方向,开拓广袤的关东、陆奥大地,这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历史。 在历史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双生帝国。即帝国都是成双成对产生的,比如秦帝国的诞生,导致了草原上产生了匈奴帝国;而匈奴帝国的军事压力又迫使新生的汉帝国更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更强大的军事机器。一个帝国的产生往往会影响帝国对应的他者也走向统一的道路,与其对抗。 古代日本也是如此,最早的大和国家是以南九州、近畿地区和关西为主要活动区域的,但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完成了律令制改革的大和国家开始向东扩张,征服了当地虾夷人,并派出大批军事移民在当地建立一个个新的令制国。 第443章 帝国 但在广袤的关东土地上屯垦作战的军事地主们在将这里纳入大和国家的同时,却也逐渐产生了“坂东意识”,即自己是坂东人,与京都为中心的大和国家是不同的,京都也从可亲的母国变成了可恨的压迫者和入侵者。 从平将门开始,一个个关东武士首领纷纷拿起武器,向强大的大和国家发起进攻,企图建立属于关东武士自己的国家。直到源赖朝建立了镰仓幕府,关东武士的要求才得到了部份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平将门们是阿弖流为们(平安时期虾夷酋长,曾经多次击败东征的大和王国军队,最后被日本平安时期名将坂上田村麻吕所击败,坂上田村麻吕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征夷大将军)的精神继承者,虽然双方的民族、血缘、文化有着巨大的区别,但诉求的内核却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建立独立于大和国家的关东国家。 所以在内战结束之后,大和王国必然会掀起一番向东扩张的浪潮,这是王文佐乐见其成的,在东日本不然有肥沃的土地,还有大量可供开采的贵金属。更重要的是,北海道与库页岛隔海相望,那儿不但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还能通过贸易从东北亚的林中土著手中换取各种珍贵的特产,只需要在整个日本海沿岸建设若干商站据点,就可以建立一个环日本海的贸易网络,渔业、贵金属、鲸油脂、皮毛、蜂蜜、松脂、药材等各色财富就会如潮水一般流入王文佐的口袋中,为他的宏伟事业添砖加瓦。而这一切,王文佐无需派出一兵一卒,只需要在幕后暗中主导就行了。 “怎么了,你觉得向东经略不好吗?”琦玉见王文佐始终笑而不语,便问道。 “怎么会!”王文佐笑道:“向东是势在必行之事,否则这么多起兵有功之人,你用什么来赏赐他们呢?” “这倒是!”琦玉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全,那你愿意把这个担子挑起来吗?” “我?”王文佐笑了笑:“你还是不肯放弃那个念头呀!我已经说过了,我身为大唐天子的臣子,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且你也应该明白,如果我真的留在倭国,对你、对倭国都未必是什么好事!” “我明白!”琦玉光彩照人的脸上露出一丝黯然:“你如果留在这里,大唐也不会善罢甘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