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2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节 (第4/5页)

然知道唐军长于弓弩骑兵,吐蕃强于步兵。那出兵时肯定是由精骑为前军,步卒弓弩在后护送辎重为后军,行军时两军保持一定的距离,前军趋利而战,后军每行数日便在险要有水源处立寨而守。这样一来,前后两军可以相互依托,相互掩护,是万全之策。

    如果唐军前军一开始吃了败仗也无妨,反正吐蕃人的马差,前军也不难摆脱吐蕃人的追击,只要与后军汇合便可再战。怕就怕前军大胜,斩获甚多,然后唐军贪功疾进,前后两军的距离拉开,被吐蕃人逐个击破,或者分隔包围,前军的骑队失去了后军的辎重为依托,而后军的营垒失去了前军的骑兵的呼应,那就是满盘皆输了。

    “那三郎你看这些,是为了将来的叛乱做准备?”崔弘度问道。

    “嗯,如果薛将军这次能够一举攻入吐蕃都城,那自然千好万好。但若是真的被我不幸言中,那辽东、百济、倭国那边多半会发生叛乱,新罗人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多半是要调我去!我们兄弟袍泽十年心血都在那里,你说我能不预先多做些准备吗?”

    “三郎,若是真的薛将军那边打了败仗,那松州这边就成了边陲重地,朝廷只怕不会让你走的!”

    “所以我才急着和吐蕃使臣会商呀!”王文佐笑道:“你放心,如果薛将军真的打败了,吐蕃那边有的是人比我还急着想要议和停战呢!”

    “吐蕃打赢了还有人想议和停战?”崔弘度吃了一惊:“你是说那个叫朗日的吐蕃贵人?”

    “不错!确切的说是他背后的那个人,吐蕃现在的赞普芒松芒赞,他才是真正想要议和停战的人!”

    “吐蕃的赞普想要停战议和?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因为现在吐蕃的兵权掌握在噶尔家的两个兄弟手中,如果吐蕃击败了大唐,那反倒会让噶尔家的力量更强大,威胁到赞普的王位。所以对于赞普来说,与其乘胜追击,还不如停战更好一些!”

    听到这里,崔弘度这才明白了过来王文佐为何来松州之后,忙着修路看书,通商贸易,却对于吐蕃的战事并不是太积极。一开始还以为他是觉得手头兵力太少了,只能守无法攻,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想的如此之深,如此之远。

    “以三郎之谋略,赞普君臣也不过是掌中玩物罢了!”

    “倒也没有你说的这么简单!”王文佐叹了口气:“若是我料的不错,吐蕃的赞普是奈何不了前线大将的,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也不只是我们知道,吐蕃人也是知道的。最多最多也就南线能保持平靖就不错了!”

    “能够如此已经很好了!”崔弘度笑道:“再说如果真的如三郎你说的,薛将军大败于吐蕃人的话,天子也绝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那可是陇右之地呀!一旦出事,关中也不稳的!”

    第552章 征兆

    “嗯,其实照我看,若是真的败给了吐蕃人,缓一缓说不定会更好?”

    “为何这么说?”

    “很简单,若是薛将军败了,吐蕃在东线的大将钦陵势必声望大涨,其兄长赞聂多布为吐蕃相国,吐蕃国内君弱臣强之势只会更为严重。若是我大唐以兵相逼还好,强敌在外吐蕃君臣之间就算有嫌隙,也还能放下来一心对外;若是大唐言和,外部压力一小,吐蕃赞普与噶尔家族势必自相吞噬,不是赞普诛杀臣子,就是臣子弑杀主上。到了那时无论是哪一家赢了,吐蕃都势必元气大伤,我大唐再坐收其利也不迟!”

    “正是如此,那三郎有没有把这些上奏天子?”崔弘度又惊又喜的问道。

    “弘度,你当真是傻了,眼下薛将军还没出兵,我就说薛将军打了败仗之后应当如何,这岂不是诅咒薛将军打败仗?”王文佐笑道:“就算天子度量大,不与我计较,但朝中其他人知道了也是不好!”

    “是,是!”崔弘度脸色大变,连忙道:“三郎请放心,这件事情我绝不会让第三人知道!”

    “那就好,时间不早了,先去休息去吧!”

    青海、伏俟城(遗址位于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卜加村)、吐谷浑故都。

    “兄长让我放弃伏俟城?”钦陵抬起头,看着使者的脸。

    “是的!这其实是赞普的要求,唐人在陇右已经集结了大军,声称要将原吐谷浑王送回故地!”使者下意识的偏过头,避免与钦陵对视,自小他的眼睛就特别有神,目光犹如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