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2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节 (第4/5页)

分生气:“胜败乃兵家常事,吐蕃人冒犯了大唐天子的威严,岂能就这么干休?对了,你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我打算走陆路,需要一个好向导!”

    “没问题,待会就会给你准备好!”莫多娄生站起身来,俯瞰着大贺怀恩:“我不知道你这次出去是为了什么,但我知道像你这样的好汉子在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躺在床上虚度时光的,好好干吧!”

    离开了乌尔塔,大贺怀恩一行人继续向北。正如先前莫多娄生所说的那样,他们在草原上时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青壮汉子向东北而去,这些行色匆匆的汉子拿着简陋的武器,身上套着皮革麻布,就和最穷苦的野人一样。但是他们的脸上闪着兴奋的光,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激励着他们。

    “郎君,这些家伙到底是去干什么?”僮仆低声问道:“倒像是朝圣拜菩萨的样子?要不要让我过去打听打听?”

    “也好!”大贺怀恩看了看僮仆,这个僮仆已经跟随他五六年了,还只有十五六岁,面貌亲善,言语可喜,去打听消息着实不错。

    僮仆应了一声,便打马过去,很快他就回来了,说:“他们说是去投奔好大王的!”

    “好大王?”大贺怀恩皱起了眉头,可是始终想不起来有谁当得起这个名号的,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和“好大王”沾点边的只有高句丽的广开土大王,可问题是这个人是东晋时候人,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他思忖了一会儿,便打马追到那伙汉子面前,问道:“你们方才说的好大王是什么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那些人看到大贺怀恩的样子,知道不是一般人,也没有隐瞒,便讲述了起来。原来他们说的好大王指的是当时高句丽反抗势力剑牟岑拥立的一个傀儡。唐军为了避免防止退兵后高句丽的残余势力拥立高句丽王室成员,所以就把能找到的王室成员都抓走了。而剑牟岑只好找到了倒数第二代高句丽王的外孙安舜当招牌,为了增加自己的号召力,他声称安舜是高句丽历史上著名的广开土王高谈德的转世,以讹传讹之下,就成了“好大王”了。

    “姓都不是一个姓,也要硬往上贴,这不是笑话吗?”僮仆闻言笑道。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高句丽在辽东立国有六七百年,号召力着实不一般呀!”大贺怀恩叹了口气:“这事情应该没有这么简单,背后应该还有隐藏在后面的人!”

    “你们就这么过去,为了什么?”大贺怀恩问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大唐刚刚灭了高句丽,得知这种事情肯定要派兵征讨,到了那时候你们怎么办?”

    “我们不怕!”为首的一个青壮汉子笑道:“天神已经不站在唐人一边了,原先征讨高句丽的几个唐人将军都死了,而且新罗人、靺鞨人都会站在我们一边,只要能赶走唐人,我们都能当上大官!”

    第573章 野蛮人

    “征讨高句丽的几个唐人将军都死了?”大贺怀恩闻言一愣:“你们从哪里听说到这个消息的?”

    “你还不知道吗?”那青壮汉子笑道:“李绩、薛仁贵、王文佐、契苾何力他们受唐人天子之命,去攻打西北的吐蕃国,结果被吐蕃人打败了,这几人都被吐蕃人砍了头,唐人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呀!”

    “你们从哪里听到这些消息的?”大贺怀恩不禁哭笑不得:“其他几个尚且不说,李绩的确是死了,不过他是在从平壤返回长安的途中病死的,和吐蕃又有什么关系?他死的时候都已经七十了,而且你们知道二十万人有多少吗?唐国的陇右、安西军镇全部加起来也没有二十万人,怎么可能一下子有二十万大军去征讨吐蕃人!”

    青壮汉子们听到大贺怀恩这番话,不禁面面相觑,显然他们之前听到的与大贺怀恩说的相差甚远,几分钟后,那为首的汉子才问道:“敢问一句,郎君是什么身份?”

    还没等大贺怀恩说话,一旁的僮仆便抢着接口道:“我家郎君乃是契丹大贺氏的首领,还不赶快见礼!”

    那些青壮汉子听了,赶忙跪伏在地,当时的契丹部虽然远不及后世建立辽国,雄踞北方时的强盛,但也是部众十余万,可以拉出上万骑兵强盛势力,还得到了大唐的册封官职,与这些在蛮荒草甸里讨生活的野人小部落无异是天壤之别,加上他们方才说的那些话,若是深究的话,一刀杀了也不冤枉。

    “都起来吧!”大贺怀恩没有发作,他看了看这些蛮荒汉子夹杂着恐惧和茫然的黝黑面容,沉声道:“大唐之强大,非你们能够想象,莫说是没有损兵二十万,即便真的损兵二十万,也不过是天子一封诏书,征发一道之兵便可补足!至于你们方才说的李绩、薛仁贵、王文佐、契苾何力这几人,除了李绩已经年迈病亡之外,其余都还活着。你们听信谣言,妄求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