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_第4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节 (第5/5页)

扑面而来的是一米长的长箭大矢。唐军骑士们在距离吐蕃步阵前大约15米左右的距离侧转马头,横掠而过,马上的骑士引满角弓,对准方阵的吐蕃步卒面部、颈部等盔甲遮挡不到的地方射去。吐蕃步阵中顿时一片惨叫声,有的人甚至被近距离射出的长箭射穿身体,钉在地上。

    “快,弓箭手快来!还有盾牌,快举起来!”

    吐蕃步阵中的弓箭手赶忙张弓还击,可是唐人的骑兵们如风掠过,大部分箭矢都射了个空,而以吐蕃步阵的兵力密度,唐人的箭矢却不用担心射不中。吐蕃人的盾牌毕竟无法遮挡到所有人,而且有的以开强弓闻名的唐人骑射手甚至冲到只有六七步的距离,直接一箭射穿目标的面部。即便以吐蕃人的刚勇,这般干看着挨打不能还手也忍耐不住。不等己方的号令,便有百余骑吐蕃骑兵冲出己方阵型,向刚刚掠过的一群唐人骑士追去。

    那群唐人骑士也不应战,只是策马奔驰,不时回头射上几箭,激的追兵愈发恼怒,打马追的更急了。刚跑出去两三百步,迎面冲上来百余骑人马具装的铁骑,夹着长枪冲了过来来,两边迎头撞到一起,吐蕃骑兵的虽然悍勇,但只有人甲,马甲却无,一交锋便被冲散了队形。一些吐蕃骑士,能够与唐人甲骑正面接手,互相对刺中,各有被刺中落马的。但更多的吐蕃骑士,他们的马头方向来不及拨转,在侧面或者后面被冲击之下,就只得奔逃躲避。奔溃的战马挤在一块,又把尚在抵抗的人马抵翻。落地的骑士,不论是吐蕃人还是唐人,不管是被刺中,或者中了流矢,或者马蹄受了伤害而厥倒,在这种混乱情况下,几乎都没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很快就被四处乱奔的马蹄践踏致死。

    “传令下去,各军若无号令,私自出阵者,胜者亦斩!”大旗下勃伦赞刃看的很清楚,唐人攻势主要是对己方的右翼,唐人的骑兵分成若干小群,不断掠过己方的横队,在近距离用强弓射杀己方的步卒。攻过一轮便退到数百步外,下马歇息喂坐骑马料。而在敌方本阵还有一大队甲骑,方才被引出己方方阵的那一小队己方骑兵就是被这些甲骑打垮的。这种战术其实并不稀奇,很多游牧民族的骑兵都有用过,对付起来也不难。只要撑一段时间,等到对手的马力、箭矢用的差不多发动反击就可以了,毕竟战马和人不是永动机,箭矢也总是有限的。

    但问题是这批唐军所用的弓更强,发射的箭矢也更长更重,发射的距离也更近,有的胆大的唐军射手甚至冲到都快挨到方阵第一排步兵的矛尖才放松弓弦。若是换了别人肯定是找死,毕竟吐蕃的步兵也不是傻子,就算没弓箭,捡石头丢过去总会吧?

    但对面的这些骑射手人均一顶铁盔和锁帷子,条件好的干脆还有护肩、裙甲和护心镜,这一整套配下来,吃一记投矛都未必有事,更不要说几块石头了。哪个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能给骑射手配的这么整齐?就算是他们酋长都未必有这么全套的家什。和这样装束齐全的骑射手玩近距离对射,一般的步弓手还真顶不住。

    第884章 枭首

    不过幸好吐蕃人的坚忍耐战的确非常人所能及,尽管行列中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吐蕃人的阵型依旧巍然不动,第一列未得号令,就依旧站在原地,忍受着唐人骑弓手的攻击,而第二列和第三列的士兵也没有动摇,似乎完全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的友军的危险境地,这种惊人的纪律性和忍耐力也是吐蕃人多次赢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真的是了不起呀!这些吐蕃人!”彦良放下望远镜,慨叹的摇了摇头:“已经忍受了这么长时间了,队形也就不乱!”

    “让我上吧!陛下!”高延年跃跃欲试的请战道:“让我统领本部,给我两刻钟,我便能将敌将的首级取来,献至您麾下!”

    “还不到时候!”彦良摇了摇头:“这些吐蕃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传令下去,让装载箭矢的马车和驮畜到前队来,告诉士卒们,无须担心箭矢不足!”

    “遵令!”虽然不是太明白彦良为何这般说,高延年还是将上司的命令转发了出去。三十余辆装满辎重的四轮马车出现在唐军阵前,辎重兵们将一捆捆捆扎整齐的箭矢搬下车辆,然后分发给各队骑兵。

    “将军,您看,唐人在阵前好像有什么动作!”

    唐人的奇怪举动也引起了吐蕃人的主意,一个军官指着那些马车问道:“好像是马车,对,是马车,从马车上搬运什么东西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