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 (第2/2页)
御阶下,成王和虞戟并肩而立。 成王身穿盔甲,腰佩宝刀,讲着这一趟栎河大胜的战果,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听得上方的太后和皇帝均眉开眼笑。 “臣弟幸不辱命,这一次将敌寇驱逐于含沙山之外,一两年内,他们都不敢犯我北周疆土。” “好,好,打得好。” 皇帝鼓掌笑道。他平日里只好舞文弄墨,不懂武事,但此时听得成王慷慨激昂,胸中也是畅快。 太后倒是在高兴之余,想到沙场必有伤亡,心中一恸,蹙眉问:“兵将伤亡几何?” 成王得意洋洋的神色忽得一窒。 作战之时,他只在后方主帐内坐镇,并未上到前线,之后也只背记了副将禀告的战果,伤亡之数,一无印象,当即扭头望向全程默不作声的虞戟,挤眉弄眼,向这个亲缘不深的侄儿求助。 虞戟上前一步,拱手回禀道:“这一战,死一千两百人,伤九百人,一名副将中流矢而亡,另外三名副将轻伤,死者臣已派人通知家属,重金抚恤,伤者均以请医诊治。” 成王这时方想了起来,赶忙将虞戟给他的名录从袖中取出,躬身禀告道:“伤亡具体名单皆已记录在册,请陛下和太后过目。” 旁边的小宫监走下来,将他的书简接过,呈递上来。 皇帝和太后过目后,都十分满意,又对成王夸赞了好几句。 而太后身旁的老监却望着虞戟,暗叹一声可惜。 其实这场仗到底是谁打的,功劳到底该算给谁,成王出了多少力,皇帝和太后哪里会不清楚,只是当作不知罢了。 一来虞戟年岁尚小,就是能打,也不能服众,这将军的帽子戴在成王头上,得来的战功也得记在成王名下。 不过这年岁只是其次,最关键的,还是虞戟和北宁王的关系。 虞老侯爷的母亲和北宁王同出一脉,虽然但血缘上隔得就更远了,虞戟也从来只以臣子身份见圣,严谨拘束,不像成王那般讨好逢迎,皇帝自然也和他亲近不起来。 当年先帝传位的时候,虞侯爷是最支持北宁王承继大统的那个,这一点始终是太后和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于是在用虞戟的时候总有一些心里头的妨碍。 不过太后也不是吝啬的人,这战功和权力虽然落不到虞戟身上,但其他尊荣和体面还是会给这位小侯爷的。 于是虞戟面圣退下,便被老监引去了专门为他准备的百花宴。 成王已经有了亲事,虽然也想一道去喝几杯水酒,但李鸢派来的婢女早已在殿门口候着了,说自家姑娘抹着泪有多想他,还有世子殿下与李鸢相处得多融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