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9节 (第3/3页)
的不说,光是一个漠北蒙古持续向帝国靠拢,用不了几年估计漠北蒙古都会整体融入到大楚帝国里,那么就赚大了。 同时与其以后在漠北蒙古地区或外兴安岭地区,长期驻防大量兵力防备俄罗斯人。 罗志学宁愿现在花点军费直接把俄罗斯人干掉,然后把帝国的边境线向西推移到叶尼塞河流域,甚至是乌拉尔山脉,到时候爱怎么就怎么打,还不同担心后方腹地的战略安全问题。 从国防战略以及实际上的经济利益上来看,和俄罗斯殖民者干架还是很赚的生意。 嗯,前提是要能打赢,打输了那就亏大了。 但是大楚帝国陆军的战斗力还是很牛逼的。 枪炮比俄罗斯人更先进,步兵可以玩线列作战,炮兵火力强悍,而且完善的军队组织结构以及薪资待遇等措施,都是让楚军里的士气也好,单兵战斗力也好都是相当不错。 尤其是战备甲等师的战斗力,可不是什么俄罗斯的那些殖民地请来的哥萨克雇佣兵能相提并论的。 即便是哥萨克的骑兵相当不错,对上那些西伯利亚的土著们表现的能征善战,但是大楚帝国里以北方牧民子弟为主要兵员的骑兵同样强悍,甚至更强悍! 不管是小规模的骑兵作战还是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楚军骑兵都敢打,大多数情况下也能打赢。 小规模作战的话,北方牧民子弟的单兵战斗力那是没的说的……都是打小就开始骑马的老手了,再加上装备优势,对上哥萨克基本占优。 当然小规模骑兵作战里,士兵个人因素影响太大,有时候楚军骑兵在小规模作战里,也会被哥萨克骑兵一顿毒打……但是总体上来说,楚军骑兵还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同时零星的骑兵交战也让楚军骑兵比较头痛,虽然局势整体占优,但是楚军高层却是很不喜欢这种战斗模式。 因为这种零星规模的骑兵作战,个人因素影响太大,但是个人战斗力你除了单纯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外,很难在战术上进行有效提升。 这会让很多中高级将领,尤其是那些自诩靠脑子打仗的参谋出身的将领们很不适应。 相对的,楚军的骑兵将领更喜欢玩中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而且规模越大他们越喜欢,因为参与兵力越多,楚军骑兵的优势就越大。 楚军骑兵的很多战术乃至武器装备,其实都是为了大规模作战而准备的。 密集队形冲锋,也就是骑墙冲锋战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楚军骑兵开始搞这种战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敌军大股骑兵进行对冲作战用的。 战役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大楚帝国骑兵的骑墙冲锋战术以及下马步战的线列战术,再加上骑兵火炮结合,暂时吊打全球骑兵无敌手…… 只不过北冰原这破地方里也打不了什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因为北方冰原补给极其困难的缘故,俄罗斯人也好,楚军也好,在这一地区里实际部署的兵力都很少的。 这前后也将近十年了,但是楚军和俄罗斯还没打过任何一场单方兵力超过千人的战役…… 平日里都是小规模战斗为主。 但是别看小规模战斗就以为效果不大,实际上打得好了效果也很好,全面掌控贝尔加湖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陆军再到海军,其实都能看的出来,目前在军事领域里,罗志学其实不需要蒸汽机的。 有更好,但是没有他也能接受! 但是民生上,罗志学却是一定要蒸汽机的! 所以在收到了蒸汽机项目研发有了新进展,项目组说甚至搞出来了一台可以投入实用的蒸汽机后,罗志学才会临时改变行程跑过来看。 抵达了蒸汽机项目组后,罗志学第一眼就看到了蒸汽机。 没办法,这玩意太大,放在半开放的大型试验场地里一眼就能看见了。 罗志学带着人上前了几步仔细看了看,这一台的蒸汽机在外观上的区别,和去年看过的蒸汽机试验机差不多,都已经具备了蒸汽机的基本必要要素。 大楚帝国的蒸汽机研发的设计图纸,其实经过这十几年的研究,再加上罗志学频繁的亲自指导,甚至亲自画图! 光在设计上,发展到如今的蒸汽机其实和罗志学记忆里的瓦特蒸汽机已经差不多了,而这种蒸汽机的图纸设计指标,不仅仅可以作为煤矿的提水机使用,甚至都可以勉强作为工厂动力使用了。 当然,前提是能够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出来…… 并且成本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一台普通的蒸汽机造价几千楚元的话,咬咬牙也能用,大不了就当研发投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