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5节 (第2/3页)
进驻曼谷、海军陆战团的兵力登陆并进驻达贡,确保这两个在敌境腹地里的殖民地安全,并牵制敌人一定兵力后,再由陆军从边境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因此整体的军事行动,严格上来说是由近卫军和海军先发动的。 十二月二十六日,春节前夕的寒冬时分,近卫军第三暂编旅在近卫军舰队的护送下离开金兰湾,开始前往曼谷。 同时海军的舰队也护送着他们第七海军陆战团前往达贡。 经过数天的航行后,承顺三十四年大年初二,已经船上度过了春节的近卫军将士们抵达曼谷并登陆。 楚军在曼谷的大规模登陆增兵,因此了暹罗王国的警惕! 尽管曼谷地区已经被割让给了大楚帝国,大楚帝国完全可以合法合理的在曼谷地区驻扎兵力。 但是往常的时候,楚国在这地方也就只驻防千把人而已,人数少的时候甚至只有几百人。 如今一下子来了四五千人,并且其中还有不少的战舰抵达,暹罗王国那边自然是为此担忧无比。 他们一边试图和楚国人接触,询问并试探楚国人此举的目的,另外一边也是加强了戒备。 楚国不同寻常的调兵举动,让他们很担心。 实际上他们的担心并没有错。 在他们的使者过来询问的时候,大楚帝国礼教部藩务司驻曼谷,全权处理暹罗藩务的公使正式向暹罗王国递交了国书。 借口一支根本就不存在的商队在暹罗王国内遇害,要求暹罗王国放开军事管制,准许大楚帝国派兵前往调查,同时要求暹罗王国交出凶手,并严办对此事处理不力的一群暹罗王国高官……这份名单,几乎把暹罗王国内的实权派高级官员一网打击。 然后又要求暹罗王国割让大片领土……这个大片的意思是指暹罗王国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领土,只给暹罗王国留下了东北边的少量穷地方。 这份国书,大楚帝国方面根本就没有指望过暹罗王国会同意…… 总之就是明摆着告诉暹罗王国,我们要来打你了,要吞并你们大部分富饶的领土了,接下来你们自己看着办,要是不抵抗的话,多少给你们王室留点体面,给你们弄个保护地之类的继续生活。 如果顽抗的话,鸡犬不留……你们王室用不了多久就会覆灭。 暹罗王国王室接到了大楚帝国的国书后,举国恐慌…… 上到王室,下到众多贵族大臣们,一个个都是恐慌无比……怎么办? 王室那边其实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一系列的条件,为啥?因为反正也打不过,但是接受条件的话,王室多少还能留下一部分自留地,王室的存续还能得到保证。 但是那些贵族大臣们不同意啊……这份名单上几乎把他们暹罗王国里的实权人物一网打尽呢。 没有了的他们暹罗王国,不要也罢……所以甭管王室们怎么想,这些贵族大臣们哪怕明明知道打不过,但是也不甘心束手就擒。 所以他们坚决支持进行顽抗……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 实际上,他们接到国书的当天,就有好几个暹罗王国里的实权派悄悄咪咪的找到了楚国人的使者,表达了天朝上国要吞并暹罗王国,我们是完全支持的啊……坚决不会反对的啊。 我们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那就是恳请天朝上国接受我们的投诚。 所以啊,明面上的楚国国书以及暹罗王国的正式拒绝并抵抗……这都是表象而已,实际上暹罗王国那边一大票实权派等着当带路党。 而楚国这边呢,如果说对方自己内乱,军队发生大规模投诚,减轻抵抗的话,也乐于以一种更低成本,伤亡更低的方式迅速的摧毁暹罗王国政权,歼灭并俘虏他们的主力部队。 所以有时候,各国之间的外交口号喊得很响亮,但并不代表是实际情况,实际情况要更加的复杂。 毕竟人与人之间,利益是一样的,暹罗王室和暹罗王国里的贵族大臣们也是不一样,暹罗王师以及贵族大臣们,和普通的中低层的暹罗人,其利益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其实对暹罗王室的存亡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死也好,活也罢,都是可以的。 同样的,对那些暹罗王国内的王公贵族们也同样如此。 帝国并不在乎少数些许土著的死活,必要的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