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3节 (第1/3页)
上述各种工业原料以及生活所需的农畜作物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断的涌向松江府,其中很多工业原料也不仅仅是松江府自身所消耗,相当多一部分是再转运到其他地方的。 松江不仅仅自身是一个工业超级城市,同样它还是大楚帝国里最重要的一个物资中转港口,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中转,然后通过船运或火车,再运往其他各地。 每天如此庞大的物资涌入,再加上数量同样庞大的各类工业产业外输,这必然会导致当地对运输能力的极大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松江城保有了海量马车的缘故! 这运输需求实在太大,这马车少了不够用啊! 因为整个城市的运转,人们的生活所需,工厂的物资往来,再加上货物中转,这一切的运输都离不开马车! 为了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松江城里甚至有着外地很少能看见的超重型马车,这些超重型马车,载重甚至能够达到三吨左右。 如此大载重的马车,也就只有在松江城这样有着良好交通环境下的地方才能够看见了,在其他地方根本见不着。 马车的载重,是和道路情况息息相关的,当然也和距离有关系。 如地形条件最复杂,对距离要求也非常严苛的军用马车,通常来说,楚军里的军用马车,最大载重不会超过一吨,就这还只局限于在国内本土道路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是道路情况一般,或者干脆是在中亚,海外领地等地方的话,通常马车的载重只有三四百公斤而已(二战各国通用标准)。 这种情况下的载重,对地形自然是别挑剔了,碎石路可以走,泥浆路你也得走,甚至偶尔爬山涉水……并且还要每天行进二十五公里到三十公里。 为什么是这个距离,因为这个是楚军标准的每日行军里程。 因此军用马车看似载重少,实际上要求却是最为严苛的,军用马匹大多也都是上等挽马。 楚军对后勤用马的标准是,火炮挽马肩高一米五五,马车挽马肩高不得低于一米五! 嗯,这个标准其实是按照丰州马来制定的……因为丰州马的平均肩高可以达到一米五五,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挽马。 整体来说,大楚帝国陆军里平均肩高最高的,并不是骑兵用马,而是炮兵部队,尤其是重炮部队的挽马! 上述说的是军用马车情况,如果是民间马车的话,那么载重量就大多了。 在一些道路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你甚至可以看到一匹马或骡子,拉着载重几百公斤的车走,双马拉着一吨多的货物在飞奔,当然这些只局限于短途非常规运输。 帝国里的一些货运行业使用的四轮马车,长途载重一般在七八百公斤,短途载重则是一吨多点。 载重超过一点五吨的马车是很少的。 至于两三吨载重的马车,那就更少了,一般都是作为特定用途的特殊车辆使用,而像松江这样,直接把超重型马车作为常规运输用途的,那是真的少见。 别问为啥,问就是逼出来的…… 这每天都有着堆积如山的货物等着运输……这不加大载重量怎么运的过来啊。 松江城的庞大马车以及马匹保有量,确保了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要不然的话,整个城市早就瘫痪了。 而如此众多的马车每天行驶在松江城的街道上,也就让外来人抵达松江后,最先感到震撼的并不是当地的庞大密集的建筑群,而是当地里数量庞大的马车! 还有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马尿sao臭味! 据传,上一个冬天刚到松江府上海县任职的新任知县……这个出生在山区,生长于小城,青年在金陵求学,中举后,任职经历也都是一些环境优美的非发达城市或干脆是在连工厂都没几家,人口密度也偏低的金陵城。 此君刚到松江就被彻底被当地的空气质量给镇住了……区区不过一个月就申请调离。 他这辈子,就没闻过如此浓烈且持久的马尿sao臭味,并且马尿sao臭味里还夹杂着挥之不散的煤焦味……苦苦熬了一个月后就病倒了。 医生说他的肺福气不够,适应不了松江的繁华,尤其是冬天时候的繁华,继续在松江市中心待下去,命不久矣! 该员上书申请调离的时候,言辞恳切无比,诸多话语汇成一句话就是:这松江的空气,臣是真心顶不住啊! 因为这事,松江城里的环境制度问题也被罗志学所重视,责令江南省巡抚以及松江知府两级衙门,以及京畿卫生部等相关衙门,调研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方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