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学说争鸣  (第2/2页)
信,他们请汉帝出面为他们的学派撑腰,其中尤其是以儒学最为迫切。    儒学代表的书信中明确表示,儒学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是汉朝正统学说,是天下学子的必学的经典,若是汉帝能继续支持儒学,所有儒生将站在汉帝这边,与汉帝共存亡。    汉帝看到这些书信,乐开花了。    自从世家大面积被曹cao铲除后,他就感到势单力孤,一直想寻找新的力量来对抗曹cao。    如今这股新势力出现了,而且他们人数和范围远比世家还要大。    汉帝沉思了下,当即给各派写了回信,表示只要能给曹cao找麻烦,就支持那一派为大汉的正统学派。    有了大汉天子做担保,各派学者顿时热情高涨,争论更是激烈,甚至后来都发生肢体碰撞,一片凌乱。    许都丞相府里,曹cao从密探哪里得知司马懿去甄家,以及甄家反他的情况,阴沉着脸,    “小丕儿,本相小看你了。”    正说着,诸葛亮匆忙进来,    “丞相,科举哪里出了大事了。”    曹cao抬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冷静下来,汇报道:    “丞相改变了以往的察举征辟制,改用科举考试,可是到底是考儒学经典,还是考其他百家,现在各方学派都为这件事展开争论。    甚至有些学派由于争论期间有了肢体碰撞,衍生出冲突,甚至刀兵相见。”    曹cao一心想着改革人才选拔,却将这件事给忽略了。    他沉吟了下,    “军师,你传达本相的命令,告诉那些学派的代表们,三日后,在国子监举行一场学说争鸣,那时本相再决定采取那种学说或者多种学说。”    “偌!”    诸葛亮退下。    各学派收到曹cao的命令,但是他们嗤之以鼻,汉帝才是大汉的最高领导者,曹cao不过就是一个宦官之后,没资格插手学子之事。    诸葛亮只得回去汇报给曹cao。    曹cao再次下达命令,让曹仁率领三千人马强行维持秩序,各派学说代表这才消停下来,同意在国子监召开一场学说争鸣。    转眼三日过去了,各派学说代表,带领自己的弟子前往国子监。    国子监内,以曹仁三千兵马维持秩序,国子监外,赵云统率五千精兵,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曹cao率领诸葛亮等一班谋士主持这一次大会。    他走进会场,各学派代表们都坐着,没有人起来迎接曹cao。    曹cao脸色淡定,不与他们一般见识。    他登上中间大位坐下,高声道:    “本相取消察举征辟制改为科举,实乃是为了扩大朝廷招揽贤才的规模,扩大寒门子弟报销国家的渠道。    如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采取何种学说,或几种学说作为科举考试的重点。    为了表示本相对各派学说的尊敬,本相举行这一场争鸣,各派代表可以将本派的学说的优劣说出,由本相来判断。    但有一点,不许你们争吵骂街,甚至动手伤人。    若是有人不遵从,国子监内驻守三千兵马,当即拖出去斩了!”    曹cao最后一段话将在场的各学派代表全部给震慑住了,他们心中忐忑不安,刚才的傲气顿时消散不见。    “现在各派代表可以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